日子像被风吹动的书页,哗啦啦地翻过。从“云鹤剧场”后台那场激烈的“砸挂风波”之后,时间又悄悄溜走了几个月。季节从深秋步入隆冬,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寒意和越来越浓的年节气息。
那场风波,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头,虽然沉了下去,但余波却久久未平。岳云鹏那句郑重的“对不起”和他最后匆忙留下的“晚点再说”,成了悬在心头的一个未解的结。然而,“晚点”似乎变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承诺。他没有再私下联系我——当然,我们也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在为数不多的公开场合远远瞥见,他也只是目光复杂地匆匆一掠,便移开视线。仿佛后台那场坦诚的对话和道歉,只是一场被刻意遗忘的意外。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工作,加班,偶尔和小雨聚会,听她兴奋地分享德云社的各种八卦和小道消息。只是每次听到那个名字,心里总会泛起一丝微妙的涟漪,带着点涩涩的疼,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我刻意回避着关于他的一切消息,包括他的演出信息。那个“讲究规矩”的粉丝,似乎真的彻底回到了观众席,保持着那份安全的距离。
直到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德云社一年一度的封箱演出,是所有相声迷心中的“春晚”。一票难求,盛况空前。今年封箱的场地,更是选在了能容纳近万人的大型体育馆。
我本来没打算去。潜意识里,似乎有些抗拒再次踏入那个可能遇见他的空间。但架不住小雨的软磨硬泡和“内部关系”弄来的两张位置绝佳的票——就在一楼观众席的中前排。
“最后一次了!封箱哎!一年就这一次!你不去对得起谁?”小雨在电话里大呼小叫,“再说了,都过去那么久了!你还能躲他一辈子?拿出你当初拒加微信的勇气来!就当……就当去听个乐呵!”
拗不过她,也或许,内心深处那点隐秘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待,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封箱之夜,体育馆内人声鼎沸,灯光璀璨,巨大的红色背景板透着浓浓的年味。我和小雨找到位置坐下,置身于这片欢乐的海洋,感受着周围观众几乎要掀翻屋顶的热情和期待。
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熟悉的角儿们轮番登场,包袱一个比一个炸响,笑声和掌声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我跟着笑,跟着鼓掌,努力让自己沉浸在纯粹的欢乐里,不去想任何与那个人有关的事情。
时间在巨大的欢腾中飞速流逝。终于,到了整场演出的压轴环节。主持人报幕的声音带着激动人心的昂扬:“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岳云鹏!孙越!”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尖叫声瞬间淹没了整个体育馆!追光灯如同两柄利剑,精准地刺破舞台中央的黑暗。
岳云鹏和孙越的身影在光柱中显现。依旧是那身熟悉的深蓝色大褂,岳云鹏脸上带着标志性的憨厚笑容,小眼睛在强光下眯成两条缝,朝着台下热情地挥手。孙越老师站在他身边,稳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