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点头,喉咙有点发紧。
他没再说话,只是又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探究的意味似乎更浓了些。空气一时间有些凝滞,只有窗外哗哗的雨声愈发响亮地灌入耳中。他似乎在努力回想什么,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老秦!磨蹭什么呢?栾哥等你对词儿呢!”走廊另一头传来一声清亮的催促,带着点京片子的爽利劲儿。是孟鹤堂的声音。
秦霄贤像是被这声喊叫唤回了神。他最后瞥了我一眼,那点探究迅速隐去,又变回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知道了!”他拖着长音应了一句,不再看我,转身,迈着他那标志性的、仿佛永远踩不到点的步子,慢悠悠地朝声音来源晃去,卫衣帽子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我暗自松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后背却已然沁出一层薄汗。指尖冰凉。刚才那几秒钟的对视,简直像是一场无声的拷问。他认出什么了吗?不,应该不会。这么多年了,变化那么大……我用力甩开脑子里那些翻腾的念头,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即将到来的面试上。只是心跳,依旧擂鼓般不肯停歇。
面试地点在后台一间临时腾出来的小办公室。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旧木料、油彩和淡淡茶垢混合的气息,很“德云社”。面试官有两位:一位是负责日常运营的刘主任,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笑容和煦但眼神透着精明;另一位是栾云平,郭老师的爱徒,德云社实际的大管家。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穿着熨帖的衬衫,手里端着个紫砂小壶,神色平静,目光却像尺子,一寸寸地丈量着进来的人。
问题不算刁钻,围绕着我的专业背景、对德云社宣传的理解展开。我谨慎地作答,努力把每个回答都打磨得清晰、专业、滴水不漏。刘主任频频点头,显然对我扎实的履历和清晰的思路颇为满意。倒是栾云平,话不多,只是偶尔插一句,问得很细,比如“怎么看待相声演员的公众形象和个人生活的边界?”、“遇到负面舆情,尤其是涉及演员私生活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问题看似平淡,却直指核心。
“相声演员,首先是人。”我斟酌着词句,迎上栾云平平静无波的目光,“舞台形象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台下生活则是个人权利。宣传的职责,是放大艺术的魅力,而不是过度消费演员的隐私。至于舆情,”我顿了顿,“第一时间核实,而非盲从传播;保护演员,同时坚守真实底线。”
栾云平没说话,只是拿起小壶啜了口茶,微微点了点头。这细微的动作让我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面试过程比预想的顺利,刘主任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真切。
“林晚是吧?条件不错,思路也清晰。”刘主任合上我的简历,“这样,你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