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的手指在策划案封面上点了点,语气不容置喙:“我来做这个环节的主理人。我来写稿,我来统筹嘉宾,现场我来把控。”他微微倾身,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眼下这舆论风口,我们越是躲,越是给人编排的空间。不如大大方方站在一起,用作品说话。这个环节,就是最好的战场。你觉得呢?”
他的目光坦荡而灼热,带着一种邀请,更带着一种并肩作战的承诺。于小酒看着他眼底的坚持和那份沉甸甸的担当,心头那堵冰封的墙,似乎被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理智告诉她,这或许是目前破局的最好方法。但情感上,那六年的隔阂和刚刚经历的难堪,让她无法立刻点头。
“你……”她刚吐出一个字。
“小酒,”郭麒麟打断她,第一次没有用任何疏离的称呼,声音低沉而郑重,“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显得很苍白。六年前……是我混蛋。那些明信片……每一张我都看了,看了很多遍。我……”
“郭麒麟!”于小酒猛地打断他,声音有些发颤,她不想在此刻,尤其不想在工作场合听到任何关于过去的剖白,那会让她好不容易筑起的心理防线再次崩溃。“现在说这些不合适。谈工作。”
郭麒麟的话戛然而止。他看着于小酒眼中瞬间升起的抗拒和痛苦,喉结艰涩地滚动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痛楚,终究没再继续说下去。他沉默了几秒,点点头,恢复了公事公办的语气:“好,谈工作。方案我接了。需要你这边全力配合,尤其是前期文本框架和嘉宾访谈方向的把控,你的专业意见至关重要。我们……合作。”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格外清晰。
合作开始了。过程比预想的更加艰难和高强度。为了确保这个融合环节的质量和话题性,两人不得不进行大量密集的讨论和碰撞。
德云社偌大的多功能会议室,常常在深夜还亮着灯。巨大的白板上画满了思维导图,写满了潦草的字迹。桌上堆满了各种相声文本、脱口秀经典段子集锦、以及打印出来的修改稿,散乱得像刚经历过一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