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的来往渐渐少了,有什么事通通电话。
第二个春节,也就是徐正友和王晓璐正式结婚后的那个春节,两人来拜年时开始吐槽:在厂里上班,活干的比别的工人多,有什么额外的事都找他俩干,工资却按最低标准来的(熟练程度不同,工种不同,工资都不一样)。
这个春节后不久,两人把与余家诚一起买的、一品尚都的复式楼卖了,房款去掉贷款还有七八万块钱。据徐正友说,这个钱很快被王晓璐爸爸拿去周转了。
总之,在徐正友、徐春芳和她小姨等人的眼里,徐正友想靠老丈人拉一把的想法基本不能实现了。
也许在王晓璐爸爸妈妈的那边看来,你小两口住家里、吃家里,工资开低一点。又怎么了。
又或者,在王晓璐爸妈看来,事实上可能也是,两个在中介行业干不下去的人,也只有拿这么多工资的能力。
如果真有能力为厂里开疆辟土,自然会不一样。
实际上,王晓璐爸爸的厂这时候确实开始走下坡路了。
同一家的订单,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同样的厂,你能开别人也能开。
据说,同样在城南附近,就有人新开了一家渔网厂,也是从浙江那边拿订单来做。
如果徐正友或王晓璐能走出去拉回订单,那收入待遇自然不一样。
在厂里敲敲边鼓,看起来再忙,实际贡献却不可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