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分,刘嬷嬷端着油灯穿过下人院落。灯影在她沟壑纵横的脸上跳动,映出一双闪着精光的三角眼。她停在最角落的厢房前,三长两短地叩响门板。
"谁?"屋内传来刘大柱瓮声瓮气的询问。
"是娘。"刘嬷嬷左右张望,声音压得极低。木门刚开条缝,她就泥鳅般滑了进去,反手落闩的动作娴熟得像做过千百遍。
刘大柱正捧着个粗瓷碗喝粥,见母亲突然闯入,差点呛着:"娘咋这个时辰..."
"嘘——"刘嬷嬷夺过粥碗往桌上一撂,油灯凑近儿子黝黑的脸,"这半个月,可把府里都摸熟了?"
见儿子点头,她枯瘦的手指突然掐住他胳膊:"那你可瞧见了,正院廊下挂的鎏金宫灯?夫人房里摆的翡翠屏风?"指甲深深陷进皮肉,"二小姐随便一支金钗,够咱家吃三年!"
刘大柱吃痛却不敢叫,只嗫嚅道:"贵人自有贵命..."
"放你娘的屁!"刘嬷嬷突然揪住他耳朵,"知道娘为何拼着老脸求二小姐让你进府?"她拽着儿子来到窗前,猛地推开窗棂。
月光如水倾泻,远处主院的琉璃瓦泛着幽蓝的光。刘嬷嬷声音淬了毒似的:"那本该是你的!你祖父当年救过老太爷的命,宋家欠着咱刘家的债!"
刘大柱惊得后退半步。母亲从未提过这等旧事,更不知真假。但老妇此刻眼中燃烧的恨意做不得假,她枯藤般的手抓住窗框,指节泛白。
"现在机会来了。"她突然转身,浑浊的眼球映着跳动的灯焰,"二小姐的婚事定在半月后,那穷酸书生..."话尾化作一声冷笑。
刘大柱霎时明白母亲意图,黝黑的脸血色尽褪:"您莫不是要..."
"要什么?"刘嬷嬷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层层揭开是包褐色粉末,"知道这是什么?断肠草混着砒霜,入喉三个时辰才发作。"她枯唇咧开露出黄牙,"婚宴那日,你负责给新姑爷斟酒..."
"使不得啊娘!"刘大柱膝盖一软跪在地上,"要杀头的!"
油灯"啪"地砸在脚边,火苗窜上他的裤管。刘嬷嬷一脚踩灭火苗,俯身时银簪刮过儿子脸颊:"孬种!你爹被恶霸打断腿时,怎么不见官府杀他们的头?"
她突然从袖中抖出封信,泛黄的纸上歪斜写着"再不还钱烧房子"几个血字。"昨儿个村里捎来的,你爹咳血半月了。"声音突然放柔,"儿啊,只要那书生一死..."
窗外传来梆子声,刘嬷嬷猛地噤声。待更夫脚步声远去,她往儿子手里塞了个硬物——是枚成色极差的小银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