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岳盯着几箩筐的锦旗,还有表扬信,双眼微微眯起,且不说高阳对老丈人有恩。
单单就这一手医术,是自己行军打仗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迫切需要的人才。
只有带过兵,打过仗才知道,军医有多么的重要?曾几何时,要是有个军医,哪怕只是一个兽医,自己能少死多少兄弟?
平心而论,就高阳这样的人才,放在身边,早晚都得发光发亮,你张楚峰算什么东西?
敢跟老子要人!
就你这一身官气,哪儿还有悬壶济世的心思?
与其放在你那里,最后染上这一身阿谀奉承,还不如就在轧钢厂。
再说了,老子刚到轧钢厂,准备把厂拔高到正厅级单位,老爷子也说了,要是努努力,说不定就能变成副部级。
而且厂里办公场地这么紧张的情况下,钟山岳还命令人手,专门收拾出一个轧钢厂的荣誉室,专门用来陈列这些锦旗还有表扬信,老杨也是豁出去了,让建材厂拍了多少珍贵的照片。
这些东西,代表着什么?
这特么的就是厂里的荣誉,是轧钢厂的历史,更是轧钢厂工人兄弟用鲜血垒出来的坚固城墙,这是轧钢厂向上级领导部门交出的答卷!
张楚峰看到了钟山岳的果断,知道要人是不可能了,所以他要退而求其次。
“这样好不好,我准备了一份聘书,你们厂得同意,让他挂职协和医院中医院的顾问......”
张楚峰从包里掏出了一张聘书,放在了钟山岳办公桌面,敲了敲。
张楚峰的双眸仿佛有光,他震惊啊,娄晓娥一回来,他就找她要了一份行医笔记。
上面收录了各种症状,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
连夜让协和的老中医过了一遍,得出了一个惊天结论:开这药方的人,堪称当代张仲景。
不!
有过之而无及。
道理很简单。
中医就像是排兵布阵的兵马大元帅。
首先是高阳开方子的周期,最典型的是一位身体溃烂的妇女,多种疾病缠身,就高阳的推论不少于八种,他的药方循序渐进。
就像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第一周药方主治最为急迫的症状,第二周是一个症状,第三周第四周,随着药性的逐级递减,也就是代表他已经预判到了可能出现的病症变化。
而且,药方的药材量,都做出了详细的批示。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他的药方简单便宜,充分考虑到了乡下老百姓的家庭情况,甚至大部分药材,是因地制宜的,直接在昌平上山采摘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