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反复念着那句话,脑海中一道尘封的记忆碎片被猛然激活。
她脸色微变,急切地说道:“我想起来了!有一次,我和芷音姐姐聊天时,她无意中提起过,芷兰生前常常对她说一句话。”
“什么话?”顾承砚追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苏若雪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缓缓说道:“芷兰说,‘一个人可以倒下,但思想不会死亡’。当时芷音只当是姐姐在感怀时事,并未深思。现在想来,这句话和信上的留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份豁然开朗的震撼。
“我明白了,”苏若雪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所谓的‘曙光行动’,或许根本不是什么险恶的阴谋,而是一种理念的传承!它不是要摧毁什么,而是要点燃什么!”
“点燃……”顾承砚重复着这个词,眼中的迷雾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锐利如鹰隼的光芒。
他将所有的线索在脑中飞速串联——林芷兰的牺牲,那些民族企业家或被胁迫或被蒙蔽的合作,以及“织光会”那看似无孔不入却又始终无法完全掌控局面的行事风格。
一个大胆的推论在他心中成型。
“织光会……‘织光’,编织光明。”顾承砚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一直以为‘织光会’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实体,就像青帮洪门那样的存在。但现在看来,我们都错了。它更像是一个思想体系,一种试图通过极端甚至隐秘的手段,强行引导民族资本走向统一,以对抗外辱的理念集合体!”
这个结论,让苏若雪也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敌人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种思想,那要如何对抗?
思想是无形的,杀不死,也抓不着。
“这……这岂不是更难对付?”她忧心忡忡地问。
顾承砚却缓缓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斗志:“不。恰恰相反,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机会。”
他的眼神让苏若雪一怔。
“既然它是一种思想,那就意味着,信奉它的人,未必都是十恶不赦之辈。”顾承探的语速越来越快,思路也愈发清晰,“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和我们一样,都怀着实业救国的热情,只是被那套激进、暴力的手段蒙蔽了双眼。他们以为自己在追寻光明,却不知早已走进了更深的黑暗。”
苏若雪冰雪聪明,立刻领悟了他的意图,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理念,反过来影响‘织光会’内部的成员,让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动摇?”
“没错!”顾承砚重重一点头,“用光明,去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用真正的‘曙光’,去取代他们所信奉的‘织光’!”
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上的博弈,更是一场思想上的战争!
胜负的关键,在于谁能抢占道义的制高点,谁能真正唤醒那些在迷途中挣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