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个。"沈青砚指着天花板的星空灯,按下开关,十二颗"星辰"亮起,对应的正是苗医里"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23点-1点)的"胆星"最亮,旁边标注着"此时需静卧,忌熬夜"。
套房的浴室更像个苗医养生馆。墙面镶嵌着贵州青石,凿出十二个穴位形状的凹槽,热水流过时会发出不同频率的声响,"这是模仿苗医的'声疗',水声能安神。"浴缸边缘的银质扶手刻着药浴配方,按照海水盐度自动调节的温泉水,加入了可食用的苗药精油,李阿姨泡了十分钟,就觉得多年的关节痛减轻了不少。
晚餐前,客房服务员送来一个竹编药囊。"这是根据您填写的健康问卷配的。"沈青砚打开药囊,里面是紫苏叶、陈皮和桂花,"您胃寒,这三味药泡茶喝,能开胃。"李阿姨看着窗外掠过的海鸥,手里捧着温热的药茶,突然觉得这趟旅程或许真能治好她的老毛病。
三、餐厅里的药膳玄机
"这酸汤鱼里放了木姜子和刺梨。"主厨阿武给游客盛汤时,手腕上的银镯子叮当作响。他是黄平苗寨的药膳传人,为了这艘游轮,特意把家里的老酸汤坛搬上了船。
餐厅的穹顶是个巨大的银饰拼盘,三十六个苗药造型的吊灯照着餐桌,每个餐盘边缘都刻着一句苗医谚语。李阿姨的餐盘上写着"食不言,寝不语",对面德国游客的盘子上则是"药补不如食补"的德文翻译。
开胃菜是凉拌折耳根,旁边摆着用紫米做的"药碾"造型小吃。"折耳根要配糊辣椒才够味。"阿武演示着如何用银勺把干辣椒捣成粉末,"我们苗医说'辣能行气血',但也不能多吃,就像这勺辣椒,够味就行。"
主菜"百草炖鸡"端上来时,砂锅里飘出当归和黄芪的香气。"这鸡是在船上的生态舱里养的,吃的是苗药籽。"阿武用银刀切开鸡腿,"您看这肉色,带着淡淡的药香,却没有药味,因为我们用了'君臣佐使'的配伍,鸡肉是君,药材是臣。"
甜点是刺梨糕,用苗族特有的野生刺梨制作,上面点缀着可食用的银箔。"银在苗医里是能安神的。"阿武解释道,"这银箔经过特殊处理,遇毒会变黑,所以我们祖先用银器试毒。"李阿姨咬了一口,酸甜中带着清凉,多年的口腔溃疡似乎都没那么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