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壁垒
开展前的最后半小时,专利墙突然陷入黑屏。技术团队围着服务器忙得满头大汗,苏棠却注意到德国公司的展区异常安静。她打开加密通讯器,国际律所的合伙人马克正在屏幕那头喝咖啡,"苏,刚收到消息,对方申请了临时专利无效宣告,法院要求我们提供补充证据。"
"他们选在开展时发难,就是想制造我们专利不稳的假象。"苏棠快步走向后台,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格外清晰。她调出云端数据库,将"经络电流传导模型"的临床数据压缩包发送给马克,"告诉法官,我们有来自12个国家的3000例临床报告,每个数据点都能对应传统经络理论。"
林深站在黑暗的专利墙前,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苗寨见到老传承人的场景。老人用银针刺破手指,将血滴在草药上,"药有灵性,得让它认主。"当时他只当是传统仪式,直到后来在实验室发现,特定生物电信号能显着提升草药活性,"专利就像这银刺,既要扎得准,又要懂得收放。"
十五分钟后,专利墙重新亮起,这次屏幕上多了动态演示图:电流在人体经络中的传导路径,与苗医古籍记载的"气行路线"完美重合。小王擦着汗解释:"是对方用了干扰器,我们切换到卫星链路就没事了。"林深看着屏幕上闪烁的数据流,突然对苏棠说:"把非洲草药师的合作研究也加上,注明共同发明权。"
"这会稀释我们的专利独占性。"苏棠有些意外。
"但能证明这套体系的普适性。"林深指向屏幕角落的苗药图谱,"苗医从来不是封闭的,就像当年迁徙时吸收了沿途的草药知识,现在我们也要让专利成为桥梁,不是壁垒。"
三、共振
开展铃声响起时,专利墙前已经排起长队。一位戴眼镜的采购商对着"复方草药提取工艺"的流程图频频点头,他身后的助手正在用手机翻译专利说明书上的苗医术语。苏棠走上前递过资料册,"这套工艺保留了92%的活性成分,比传统煎煮法提升40%,而且通过了欧盟的GMP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