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叶尘拒绝了治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相反,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中医传承的工作中。在中医联盟的毕业典礼上,叶尘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年轻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同学们,中医传承千年,历经无数风雨,如今在这个时代迎来了新的曙光。”叶尘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今天,我将《青蚨经》真迹拆解为千万份电子副本,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其不可篡改。这不仅是对经典的保护,更是为了让中医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叶尘顿了顿,继续说道:“每位同学手中的这枚‘智能脉枕’,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我们中医传承新形态的开始。它可以自动记录你们诊疗过程中的每一个数据,并上传至‘全球气脉数据库’。以后,当你们遇到疑难杂症时,不再是独自面对,而是可以借助全球中医同仁的智慧。一人问诊,全球学医,这将大大推动中医的发展与进步。”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决心。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而叶尘为他们铺就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一位年轻的学生站起来,问道:“叶老师,您为中医付出了这么多,如今却……我们真的很不舍。您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期望吗?”
叶尘微笑着看着他,“我希望你们始终牢记医道的初心,‘大医精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行医的准则。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守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钻研。中医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国际舞台:基因与气脉的交融
不久后,叶尘收到了国际基因峰会的邀请。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但叶尘还是决定出席,他知道,这是一个让中医与现代基因科学深度交流的绝佳机会。
在峰会上,叶尘走上演讲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基因科学家展示他的研究成果——“气血运行量子模型”。“各位,这个模型实际上是‘人体气场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具体体现。我们中医所说的气脉,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在微观层面上,既是粒子流,包括血液、神经递质等物质的流动,又是一种波的形态,如同量子的波动一样,承载着生命的信息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