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自古以来所有的太监便就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使劲的讨好皇帝给皇帝洗脑……
尽管是感到了生出醋意,但王承恩却没有表露在脸上,只是躬了躬身便就退了
下去。
离开了养心殿,带上方正化,王承恩二人便就开始去安插自己的探子了。
这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不,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王承恩二人就在京中拉起了一支探子队伍。
王承恩拉起的这支队伍有五百多人之多,全是来自于京畿周遭的流民,而他给这些流民的利益是每人每月十两银子,还承诺朝廷会赡养他们的家人。
在如此利诱之下,这批人便心甘情愿的给朱由检卖命了。
经过一个月的突击学习文化课后,王承恩便就将这批人给撒了出去。
而那目标有当朝国公、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以及各衙门的主事堂官。
也许是因为此时的人生性纯良,又或许是那些大员对这些人毫不在意,总之这五百名探子有一半人,先后成功应聘成了各府大员家中的小厮。
当然,这朝中也有人在防着皇帝出手,就比如大明中枢的礼部右侍郎周延儒。
因为那江西一案十分于浙党不利,所以在放出有人假借皇帝的手铲除异己后,周延儒便就开始行龟缩之势了。
他不但让自己府上停止招人,同时还让姚宗文等人同自己一样小心处事。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偌大的浙党却也是陷入了“会当媳妇两头瞒”的逻辑怪圈,总有些傻子以为皇帝不会来查他们。
这不,就在农历五月初一的朝会上,一件案子便就映入了众人的眼中。
原因是东厂臣奏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童正卿,贪墨行贿,收受民间商人五十万两,将北直隶府道河岸堤坝随意交予他人修缮养护。
而这童正卿据传说是一位优待百姓的好官,曾任授刑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按察使、青州知府等职,而史书对其的评价是治行卓异!
当听到此案后,姚宗文、周延儒、官应震等人是齐刷刷的看向了他,眼神中是百般不解。
要知道,眼下可还有这江西走私大案啊,若是真被人抓到了小辫子,那他们浙党还怎么混?东林人又该怎么落井下石?
果然,朱由检还未发话,身为东林党的李应升便就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如此骇然大案,定是有幕后主事,臣李应升恭请吾皇裁决!”
随着李应升的露脸,霎时间,刑部右侍郎乔允升、户科都给事中解学龙等便也就齐刷刷的站出来请命了。
“你们!!”
“陛下,此案断然是有人栽赃陷害于臣呐,臣童家世食君禄,万不敢行此腌臜之事,臣恳请陛下为臣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