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不知岳公子何时需要这笔钱?若是急需的话,那汪某可以暂借一二。”
虽然与张书缘是萍水相逢,但眼前的利益却已是让汪锐泽失了智,要知道那可是有一座矿山和三百顷的田呐,这要是拿到手里自己还不得起飞咯啊!
当然,他说的暂借自然是不可能借给他百万两的,充其量也就是借个十几万而已……
“小弟这边不急,若是无误的话,那小弟近期就让人将东西送来。”
张书缘依旧是拿着利益说事,言辞间是一点都没问走私方面的事情。
“好!既然如此那汪某就静等岳公子的消息了。”
与汪锐泽谈论了一个时辰后,张书缘便就同他告辞了。
虽然在方才的交谈中,没探听出什么走私的线索,但张书缘始终都觉的这个人是知道点走私的事情的,这弄不好的话,他还知道那路子的具体路线以及找什么人负责押运。
而他之所以如此怀疑,原因有大致几点,一是古代大商人都有官户靠山,二是作为地方最大商会是一定知道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三是他的产业能办的这么大,其中肯定也是或多或少的参与了些走私,要不然的话,他那给出的巨额福利就没法解释了。
“大人,咱们接下来去哪儿,又该去哪儿找矿山?”
离开了瑞福斋后,身旁的两个锦衣卫就疑惑的出声询问。
“在逛逛吧,至于生铁有人会出的。”
微微一笑,张书缘便就带着护卫继续在丰城探听了起来。
如法炮制,花了两天功夫,一连找了三家大型商会,可那三家商会却只有一家肯接下他的买卖,并出言保证可以让他尽快的赚到银子。
这家敢接下他买卖的商会是名叫永昌的一所百业坊,其业务是涵盖了民生一切所需,老板更是贤名远波。
而这永昌的老板是一位年约四旬大叔名字叫萧宏儒。
这萧宏儒之所以敢接做这杀头的买卖,自然是因为是其背后有人,而那个人据他自己所说是来自江西府的布政使司,但具体是谁他没多说,只是说自己与那人是娘舅亲戚。
有了此番遭遇,张书缘便就确定,这南方走私的脉络中至少是牵扯到了那江西布政司了。
至于是不是那何应瑞亲自下场主导,那就是另当别论的事了。
其实这群人说的也没毛病,背靠一封疆大吏这有啥事是不敢做的?
只要在江西省内,那一切不都还是布政司说了算吗?
暗访了四日。
见再无所获后,张书缘便在丰城留下了百人,自己则带着其余人就踏上了去往南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