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凌晨三点,张巍突然猛地站起,差点碰倒了面前的咖啡杯。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一段被放大了数万倍的频率波动曲线,“把三十年前‘西北核试验’的相关电磁数据调出来,快!”
小李愣了一下,但立刻明白了张巍的意图,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取着尘封的历史数据库。
当两组数据在屏幕上并置时,整个分析室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串正在干扰量子通信的未知波段的频率波动模式,虽然强度和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它的核心波动规律——那种极其特殊的、如同某种复杂心跳般的起伏节奏——竟然与三十年前,在西北戈壁进行的一次代号为“惊雷”的核试验中记录下的电磁辐射数据,呈现出惊人的吻合!
“这不可能……”小李喃喃自语,“三十年前的核试验?那能量早该衰减到比背景辐射还低了。而且,那是核爆炸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怎么会变成持续的、能干扰量子通信的稳定波段?”
张巍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常规物理理论无法解释。核爆炸的电磁效应是短时间的强脉冲,之后会迅速衰减。就算有残留,也绝不可能以这种规律、这种强度持续干扰我们的量子信道。除非……”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除非这种干扰不是‘残留’,而是某种‘延续’。或者说,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现象,将三十年前的那次核试验与现在连接了起来。”
“连接?”杜志远重复着这个词,脑海中闪过一个极其大胆的念头,“量子隧穿?”
量子隧穿效应,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粒子在低于经典力学势垒的情况下,仍有一定概率穿透势垒,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难道说,三十年前核试验产生的某种特殊粒子或能量状态,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越”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今天形成了这股诡异的干扰?
这个想法太过颠覆,以至于让经验丰富的杜志远都感到一阵眩晕。
“如果干扰源的频率特征与‘惊雷’核试验相关,那么最有可能的源头……”张巍看向杜志远,眼神锐利,“应该就在当年的核试验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