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你没看考级说明吗,考试的时候,是有两次机会。每个人的初次工级报名要贴着个人能力上限报名,必须报你的最高水平,考不过可以考第二次。第二次必须相较第一次降低报考工级。比如你,你觉得自己能到六级,第一次就应该报六级,第一次考不过,你可以现场报五级甚至四级。”
锻工车间主任看着懵逼的刘海中,一脸遗憾和肉疼:“老刘,你当时报名上来,我还奇怪,我感觉文件里的要求,你去争一争六级是完全没问题的。我还以为你求稳,没有进取心才报了五级。实在遗憾。这次已经这样了,你的报名,最高只有五级,也只能五级,这是定完了的,不让改,你就等下次考级吧。”
这也怪刘海中自己,属实没个好口碑,真关键的事,也没人跟他点透。
说完,似乎没过瘾,车间主任还补了一刀:“你们这些老师傅,就是不爱研究政策文件,要是你考级前通读一遍的话,肯定现在都是六级大师傅了~!”
刘海中脸色如土。在厂里,刘海中害怕工友知道自己看不懂文件,不愿意请教工友。
唯一敢去请教的易中海,又是个私心重的,不但不把政策讲透,还暗地里往错处引导。
那个杀千刀的易中海,却牢牢利用定级规则,起步就报六级工。易中海的第一次工级考试失败,但易中海感觉自己能过,只是工件成品的误差稍微有点大,惜败而已。
易中海咬牙找到钳工车间主任,要求他帮自己出面找考核专家老师,第二次考试坚持六级。
考级专家看到易中海的考级件误差也并不离谱,易中海又斗志满满,就给了车间主任一个面子,特批了他按原工级志愿再考一次。
或许是有了经验,或许是幸运加持,或许是手感到了,也或许是专家老师读懂了主任眼里对华国高级技工人员的祈求。
第二次加大了放水量,新华国就多了一位五级PLUS+,六级差一丢丢的钳工大师傅易中海~!
二大爷刘海中原来就因为人狠心笨,最容易被易中海压制。自这次工级考试之后,无论院里职务还是工厂职级,一辈子都被易中海算计死。拉开了被易中海玩弄的序幕而未能自知。
工级考试之后,轧钢厂一鼓作气,又一次大幅度扩张,同样的,也新增了很多领导岗位。摆在锻工车间,就有着金光闪闪的“锻工小组组长”的宝座。
刘海中,人菜瘾大,极力想要拍锻工车间主任的马屁,希望谋得“求得一官半职”。但属实没脑子,实在是get不到领导意图,办事顾头不顾腚,结果往往总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