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前面有一块空泥地,就算是车站的小广场了。
此时空地已经被铁丝网围了起来,要想进候车厅,就得再铁丝网围起的迷宫里转上好几个圈,才能走到候车厅门口。
候车厅门口设了一个岗亭,两个鬼子四个伪军把守着。
左侧十来米处,是一个垫得比门口高出两米左右的台子,上面用沙包垒了一个机枪堡,一挺歪把子机枪就架在机枪堡上。恰好俯瞰了整个火车站前方。
凌叶羽没有良民证,他也没头铁到要真的去挑战刺刀和机枪。
远远站在外面,仔细的观察着,候车厅门口的守卫到不是太麻烦,麻烦的是着层叠的铁丝网和那挺机枪。
候车厅东边一路延伸过去,就是货场区域。
这里有一段是砌起了围墙,有些地方也是用铁丝网和栅栏围了起来。
这里的防卫比候车厅更严密。
栅栏和铁丝网后面,时不时会有人巡逻,南北两个塔哨,能俯瞰大半个火车站的面积。
货场这边,相对于候车厅,此时反而人流量更大。
今天恰好有一列火车在武安停靠,鬼子需要苦力进去卸货。
但想混进去也并不容易,鬼子和伪军会严格的检查每个人的良民证,还要全身搜查,才会把人放进去。
凌叶羽寻了个地方,蹲在哪里远远看着。
一个苦力走近闸口,首先是遭到伪军的盘查。
几个伪军检查良民证后,大致的搜一搜,一挥手,苦力就进入下一层。
第二层是由鬼子把守,他们还会再次检查良民证,而且搜查也更加仔细,苦力要在刺刀面前脱掉上衣和鞋子,保证身上没有携带任何东西,这才能进到车站里,谋到今日的工作。
按小海说的,一天下来,一个成年苦力能赚一块钱,小孩或者老人只给5毛。
虽然很辛苦,也很屈辱,可进货场当苦力,已然是武安地区不可多得的“高薪”工作。
武安周边的村镇里,许多没了活计的人们,每日都会有许多人等在货场外面,伸长脖子眼巴巴的看着闸口另一头,希望能接到一个大活。
一块钱听起来着实不多,可这些穷苦人省一省,却能让一家人过上一个星期。
此刻,伪军和鬼子有条不紊的在检查着进场的苦力。
被选中的,脸上露出稍显轻松的神色——一家人一周的饭辙算是找着了。
没被选中的,也也不敢吵闹,他们默然的往前挤,拼命的踮起脚,挥起手,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显眼,从而引起那个伪军小队长的注意,伸手朝他一指,他一周的饭辙就算是找到了。
在鬼子的威压面前,所有人都不干聒噪,就这样安静且麻木的,把自己的命运赤裸裸的抵押在了鬼子眼前,任由鬼子开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