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穿梭在餐桌间,微笑着和客人交流,询问他们的用餐感受。听到客人们毫不吝啬的赞美,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顾琰则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一切。他看到客人们享受美食时的表情,看到员工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看到苏夏脸上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
中午用餐高峰期,餐馆里座无虚席,门口的队伍越排越长。王经理指挥着服务员们,虽然忙碌,但每个人都保持着专业的微笑。陈师傅和厨房的徒弟们更是热火朝天,一道道美味的菜肴不断从厨房里端出。
村长和李婶也主动帮忙,引导客人,维持秩序。他们看到苏家村的菜在市里这么受欢迎,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苏夏,咱们村的菜真是金子啊,在哪都能发光!”李婶激动地说。
苏强则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陈师傅娴熟的刀工和火候控制,眼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要让苏家村的菜变成餐桌上的美味,陈师傅的厨艺功不可没。
开业第一天,苏记美食市里分店的生意火爆异常。许多客人表示,这里的菜品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是真正的“天然美味”。还有不少客人询问是否可以购买苏家村的农产品回家自己烹饪。
“苏老板,你们的菜太棒了!吃了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一位客人临走前对苏夏说。
“是啊,感觉身体都变轻盈了!”另一位客人附和道。
这些积极的反馈,让苏夏更加坚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苏家村的农产品,不仅仅是味道好,它确实对人体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正是这些“感觉身体变好”的反馈,让一些人产生了新的兴趣。
在开业当天的人群中,有几位食客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没有表现出普通食客的兴奋和好奇,而是全程保持着冷静和观察。他们仔细品尝每一道菜,不时低声交流,甚至用手机拍下菜品的照片,并偷偷收集了一些残渣。
这几位,正是市里某些科研机构派来的研究人员。他们是受之前市农业局和食品安全局的委托,对苏家村农产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李教授虽然对市里的初步报告提出了质疑,但也认可了苏家村农产品的独特性,并带走了样品。这更加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兴趣。
他们对李建国专栏中提到的“生气”、“灵气”等词语,以及顾客“感觉身体变好”的反馈,感到非常好奇。他们想知道,这些独特的品质,是否真的源于农产品本身所含有的“未知活性物质”。
对于这一切,沉浸在开业喜悦中的苏夏和顾琰,暂时还没有察觉。
开业第一天的成功,为苏记美食市里分店打响了漂亮的第一仗。当天晚上的营业额创下了苏记美食开业以来的新高。员工们虽然疲惫,但都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