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白家总部。
李猛盯着我的报告,眼皮都没抬一下,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窗外,保安队正在换班,皮靴踏地的声音整齐划一。
他放下文件。"说重点。"
"三处漏洞。"我用手指依次点在纸上,"B区西北角监控死角,地下一层应急电源线路老化,最严重是网络系统,内外网隔离形同虚设。"
李猛眯起眼睛,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回去处理。两天时间。"他顿了顿,"亲自去。"
正合我意。
次日清晨,再上黑石山。阴雨连绵,云层低得几乎压到头顶。
这次我准备充分,工具箱夹层藏了三枚迷你信号干扰器,从澳门拿来的小玩意,可以瞬间切断无线电通讯;
鞋跟暗格里是张高仿白家通行证,复制度只有七成,但能骗过普通人。
陈刚在山门等我。他有个习惯,说话时右手拇指会无意识地掐食指关节,这次掐得通红。
"李组长震怒,网络漏洞必须全部消除。"他递给我临时通行证,"B级权限,够你去监控室和网络机房,但别往关押区靠。"
监控室和网络机房,足够了。
这次不同,身边站了两个保镖。一个身高一米九,约莫二百斤,满脸横肉;
另一个瘦如竹竿,左眼皮下有道伤疤,看似闲散,实则时刻盯着我每个动作。
从站姿就能看出来,重心后移,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随时能进入格斗状态。
"别紧张,例行程序。"陈刚笑得牵强,眼里全是戒备,"他们只是陪同,你随便检查,别乱碰东西就行。"
第一站是监控中心。三面墙的显示屏分割成四十八个窗口,覆盖园区各个角落。
操作台前,四名技术员盯着屏幕,像是被焊在座位上一般。显示器都是老式索尼KV-21TS30,屏幕泛黄,分辨率低得可怜。
"JX-450系统,"我装模作样地检查着线路板,"俄产老古董,安东诺夫设计的。看后面板,改过型了,把同轴接口换成了光纤,是贪图速度不要稳定性的典型做法。"
陈刚眉头一皱:"你懂得不少。"
"这套系统最大问题是CRT显示器抗干扰太差,电磁场波动就会失真。"我说着,目光在屏幕间游移,"建议更换液晶,最起码换个飞利浦的107S。"
有六个画面被单独分区,标着"特殊区域",亮度刻意调暗,几乎看不清内容。
趁着调试设备的间隙,我悄悄调高了其中一个画面的参数。
亮度提升的瞬间,我差点脱口而出。
屏幕上,一个穿白大褂的人推着轮椅,上面坐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脸颊凹陷,两眼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