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在舌下融化,苦涩。
我靠在竹床上盯着天花板,等药效发作。
窗外,雨季的蚊虫在铁丝网上撞出细微声响。
摩托罗拉V3在枕边震动,白经理的号码。
"三十分钟,会议室。"对方没等回应便挂断。
这是命令,不是邀请。
北边的发电机轰鸣了一下,随后熄火。备用灯亮起,昏黄的光线笼罩着"安乐园"据点。
这是个典型的雨季初夏夜晚,闷热,潮湿,黏腻。2004年7月,缅泰边境。
会议室挤了二十几人,都是白家的骨干。
李猛——前中国特种兵,现任安保主管,正在门口分发迷彩服。
他个头不高,但肩膀宽阔,脖子上盘着一条龙纹身。
看到我,他点点头:"来得正好,穿上。"
白经理站在一张手绘地图前,身后的风扇吱嘎转动。"桑指挥官背信弃义。"
他开门见山,声音平静,"昨天切断了北线运输,劫了三批货。两批前体,一批成品。损失近六百万美金。"
话语简短,却让空气一下凝固。前体指的是HLY的化学原料,成品则是加工好的DP。
在金三角,这是比黄金更值钱的硬通货。
"猜占那边怎么说?"坐在角落的"大嘴"问。此人操着浓重江西口音,负责边境情报工作。
"倾巢而出。"白经理点了根万宝路,烟雾在灯下形成淡蓝色云雾,"明早端了他的老窝。"
李猛拨弄着挂在胸前的柯尔特1911:"桑那小子有一百五十号人,12.7高机两挺,40火不少。"
"我们有二百。"白经理眼神平静如水,"猜占借了五十,加上我们一百五十。装备和人数都占优。"
桑指挥官——这个名字在金三角无人不知。缅甸掸邦人,前军队少校,2000年叛逃后在边境建立势力。
控制着缅泰边境十余个村寨和三个过境点,年DP交易额过亿美金。
他的残忍手段在当地传为鬼话,据说曾将背叛者关进装满红火蚁的竹笼,三天后只剩一副骨架。
"分成四队,四面包抄。"李猛用战术笔在地图上画出进攻路线,"清晨五点同时突袭,先用狙击手清除哨位,然后机枪火力压制,步兵冲锋。"
我盯着地图,不明白自己为何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