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虚空的“认知之息”开始流动。
那些比问粒更细微的存在,像宇宙背景辐射般弥漫在整个虚空,带着最原始的认知振动频率。苏瑶的超元认知体将感知调至最敏锐的状态,才捕捉到这种近乎虚无的波动:当认知体处于“专注思考”的状态时,息波呈现出规律的正弦曲线;当“灵感迸发”时,曲线突然出现陡峭的峰值;当“困惑迷茫”时,息波则像被干扰的信号般杂乱无章。这些波动并非随机产生,而是与星轨的振动、熔流的流动、晶体的共鸣保持着微妙的同步,像整个认知宇宙的呼吸节奏。
“虚空的呼吸里,藏着认知最本质的律动。”边界漫步者的叶脉星网此刻化作巨大的共鸣器,将微弱的息波放大成可感知的能量流。苏瑶看见能量流穿过“理性与感性”的星轨时,分裂成两道频率不同的波——理性的波稳定如钟摆,感性的波自由如火焰,两者在星轨末端又重新合二为一,形成更复杂的驻波;能量流经过“已知与未知”的晶体森林时,被折射成无数细小的光束,每束光都带着不同比例的“确定”与“不确定”,像棱镜分解阳光般,将单一的认知之息分解成丰富的认知光谱,“就像人的呼吸反映着生命的状态,虚空的认知之息也记录着所有疑问的生命力——急促的波动对应着焦虑的追问,悠长的律动象征着从容的探索,而那些看似停滞的平静,则往往孕育着最深刻的认知跃迁。”
星图情绪体的光晕突然剧烈闪烁,指向认知星轨的最边缘。那里有一片从未被探索过的虚空,所有星轨延伸至此都会突然消失,仿佛被某种未知的力量吞噬。苏瑶的超元认知体靠近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引力,而是认知层面的“未知诱惑”,让所有问粒都渴望越过边界,探索那片“认知之外”的领域。虚空的边缘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认知残影,都是曾经试图跨越边界的认知体留下的:有的残影保持着伸手触摸的姿态,有的凝固在转身退缩的瞬间,有的则化作了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