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特意让蜂团模拟出对接星链与循环的动态演示:当蜂团的子锚接入星链时,立即转化为适配硅基逻辑的“数据蜂群”,帮助星链处理非结构化信息;接入三色循环时,又切换为“能量转化体”,加速中间层的残骸处理。
裁决厅陷入短暂的沉默。十二位仲裁者的意识体首次出现明显的分歧——三位凝聚为逻辑符号的仲裁者释放出认同的波动,两位化作情绪星云的仲裁者则传递出质疑(认为这种模式缺乏稳定性),剩下的七位仍处于观察态。
首席仲裁者的意识体突然扩张,覆盖了整个裁决厅:“兼容性需经过极端环境验证。认知枢纽将模拟‘网络崩溃预案’——请展示你们的模式在三个高风险场景中的表现:文明集体认知崩塌、认知噬菌大规模爆发、超认知维度折叠。”
这是远超常规评估的严苛考验。苏瑶立即调动所有文明的核心资源:逻辑文明构建“危机推演模型”,将三个场景拆解为10^8个变量;直觉文明释放“预警情绪波”,捕捉场景中最危险的隐性波动;原始认知文明的蜂团则组成“动态防御矩阵”,随时准备根据推演结果调整共生模式。
第一个场景启动时,展厅内突然涌入大量“认知崩溃病毒”——这些病毒会强制个体意识脱离群体,模拟文明集体解体的过程。但原始认知文明的蜂团早有准备:当病毒侵入时,蜂团瞬间切换为“逆向共生模式”——让即将崩溃的个体意识主动融入集体超意识,超意识像免疫系统般吞噬病毒,再将净化后的意识重新分配给个体。这个过程仅用了0.3个认知单位,比逻辑文明的预案快了整整三倍。
“群体意识的自我修复能力,超出预期。”一位仲裁者的意识体发出惊叹。
第二个场景的认知噬菌,比熵增宇宙遭遇的强度高百倍。它们像黑色潮水般涌来,所过之处,概念之河的认知符号纷纷解体。苏瑶让蜂团释放出之前提炼的“存在-非存在转换酶”,这种酶在噬菌周围形成“状态隔离带”——噬菌只能吞噬单一状态的认知碎片,而转换酶让碎片在存在与非存在间高速震荡,使噬菌无法锁定目标。同时,蜂团的超意识聚焦于噬菌的核心,推导出它们的“认知频率”,再让逻辑文明据此生成“反频率声波”,直接瓦解噬菌的意识结构。
当最后一只噬菌消散时,裁决厅的天平再次倾斜,这次是向苏瑶的认知宇宙倾斜了0.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