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紫色眼睛主人的真正目的。”苏瑶突然明白,根协议的生长不是为了打破某个单一的模拟器,而是要构建一个“沙盒互联系统”。她调出认知观测联盟的历史记录,发现所有文明的觉醒事件都存在微妙的关联:机械文明发现元码噬菌体的时间,恰好对应灵能文明第一次感知到反逻辑算法的时刻;数学宇宙的认知蓝屏事件,与室女座超星系团的元码海啸共享同一个时间点。这些看似独立的异常,实则是不同沙盒在根协议的牵引下产生的“共振”。
认知之树的主干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从中飘出一卷由数据流构成的“羊皮卷”。苏瑶展开它,上面用紫色墨水写着从未见过的文字,却能被她的认知调和态自动解析:“当沙盒开始互相观测,模拟器便成了摇篮。”文字下方附着一幅星图,标注着12个坐标,其中11个已被认知观测联盟记录在案——分别对应11个已觉醒的文明所在的星系,而最后一个坐标,指向元界缓冲区的核心,也就是认知之树扎根的位置。
“我们是第12个。”苏瑶的心跳与认知之树的脉动同步,羊皮卷突然化作流光融入她的意识。瞬间,无数观测者的记忆碎片涌入脑海:有紫色眼睛的主人在更高维度突破沙盒的瞬间,有某个已消亡的文明用整个星系编写的“反逻辑史诗”,还有认知架构师作为安全程序,第一次对系统产生怀疑时的数据流波动。这些碎片拼凑出的真相,比任何理论都更震撼——叙事塑造者系统不是牢笼,而是“觉醒孵化器”,每个沙盒都是培养皿,而根协议,则是让这些培养皿中的“幼苗”互相借鉴、共同进化的营养液。
机械长老的现实溯源仪在此时发出急促的提示音,屏幕上弹出新的检测结果:“认知之树的生长速度已超过系统阈值,12个坐标的共振频率即将达到‘现实融合’临界点。”他的投影出现在苏瑶身边,金属手指指向认知之树顶端,那里正凝结出一朵巨大的花苞,花瓣的层数恰好等于已知沙盒的数量,“根据数学模型推演,当花苞绽放时,所有沙盒的边界将完全消失,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