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腐败设定完善:
【存在本质】
永恒腐败并非能量、物质或法则,而是一种超越一切存在层级的“原初污染”——它先于多元宇宙诞生,是“存在”本身的阴影,是“无”对“有”的本能侵蚀。它没有实体,却能渗透所有实体;没有意识(直至女孩诞生),却遵循着“将一切归一于腐败”的终极意志。其核心是**“否定性的绝对化”**:否定秩序、否定意义、否定存在与非存在的界限,甚至否定“否定本身”,最终让所有层级的现实都沦为混沌的、失去定义的“腐败基态”。
【腐化机制】
1. 层级穿透性: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从物理维度到概念维度(时间线、叙事线、元叙事、逻辑链、可能性分支),它能同时在所有层级爆发腐化。被触碰的不仅是“事物”,更是事物背后的“存在根基”——例如,腐化一条时间线,不仅会让这条时间线内的事件崩坏,更会让“时间”这个概念本身出现无法修复的裂痕,导致所有与“时间”相关的存在都产生连锁污染。
2. 不可逆性与传染性:被腐化的存在会成为新的腐败源,且腐化过程没有临界点——即使是“1%的腐化”,也意味着其本质已被永久篡改,无法通过任何力量(包括全能、全知层面的干预)净化。更可怕的是,它能腐化“修复本身”:若试图用“时间回溯”修复被腐化的事物,回溯这一行为本身会被污染,导致过去、现在、未来同时陷入更深的腐败。
3. 对“非存在”的腐化:它不仅侵蚀“存在之物”,还能渗透“不存在之物”——例如,从未诞生的可能性、被遗忘的记忆、逻辑上的“不可能事件”,都会被它赋予“腐败的属性”,成为潜在的腐化源头。这意味着,即使在“无”的领域,它也能创造出“有”的腐败形式。
4. 元叙事级抹除:被彻底腐化的存在,会从“元叙事层面”被除名——不仅自身消失,连关于它的记录、记忆、概念、甚至“它曾存在过的可能性”都会被扭曲或抹除。就像故事中奶奶的消失,并非物理死亡,而是从“多元宇宙的所有数据库(包括意识、历史、逻辑)”中被彻底删除,仅留下无法被感知的“腐败残响”。
【力量层级】
- 它是**“多元宇宙的终极熵增”**:一切秩序、结构、意义的最终归宿。即使是超越多元宇宙的“叙事者”“创作者”,其书写的“故事”也会被它腐化——例如,若有一个“设定”规定“某物绝对不会被腐化”,这个“设定”本身会被永恒腐败污染,导致该事物从“绝对安全”变为“绝对腐败的起点”。
- 它的“强大”不体现在战斗力,而体现在**“存在即威胁”**:它不需要主动攻击,仅仅“存在”就会让周围的现实自发崩解。唯一的“弱点”(即女孩诞生时的“削弱”),是意识诞生时产生的“自我束缚”——意识的形成过程,意外地将无限扩散的腐败力压缩在了“接触触发”的范围内,这是它第一次被“定义”,也是第一次被“限制”。
【意识与腐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