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的第一缕金光落在田垄上,谢无咎站在神农坛的观稼台,指尖星砂漫卷,在归墟的土地上画出"四时耕种图"。春分时,星砂化作细雨,落在楚临风刚翻过的土地里,每滴雨都带着"下种"的提示;夏至时,星砂在稻叶上凝结露珠,提醒谷民"该薅秧了";秋分时,星砂在穗尖镀上金边,那是"收割"的信号;冬至时,星砂在田埂上画出"休耕"的纹路,让土地能喘口气。
"神农的功绩,先赢在'让土地肯长东西'。"谢无咎的星图里,藏着最朴素的道理:"人不亏地,地不亏人。"有年归墟的麦子得了"缩穗病",穗子长得比指头还小,谷民急得直掉泪。谢无咎夜观星象,发现是秋收时没留"谷种祭"——按神农传下的规矩,要留三分谷种给土地当"口粮"。他让楚临风的战气在田里画出"还愿纹",战气与星砂交织的地方,土地竟冒出热气,第二年的麦子穗子,饱满得能压弯秸秆。
楚临风的战气顺着星砂的纹路,在田垄上筑起"分水渠"。战纹像柔韧的竹管,把河水引到最需要的地方:贫瘠的土地多分些,肥沃的土地少给些;苏玉瑾的药圃要活水,渠水就流得急些;萧战的灵兽饮水处要静水,渠水就绕出片小湖。有次渠水被山洪冲断,楚临风没直接堵,反倒用战气在下游开了条新渠:"让水自己选路,才不会再冲垮。"后来新渠两岸长出的芦苇,根须竟顺着战纹的方向生长,成了天然的护渠屏障。
谷民们在田头立了块"神农石",石上刻着六人的手印:谢无咎的手印在最上,掌纹里嵌着星砂;楚临风的手印在左,纹路上缠着战气;沈墨书的手印在右,指缝里夹着稻壳——据说按着手印许愿,种的庄稼就长得旺。有个叫阿禾的孩童,总爱把自己的小手按在石上,说"要学神农爷爷,让所有土地都长嘉禾"。
"你看这石上的手印,"谢无咎笑着摸阿禾的头,"不是谁的手大谁的功劳大,是大家的手按在一起,土地才肯使劲——这就是神农传下的耕种经:共生不是谁帮谁,是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得你。"
药草熬出的暖意:百草里的济世心肠
第二缕金光飘进苏玉瑾的药圃,药圃里有种"神农草",叶片能随病痛变化颜色:遇到风寒,叶子变翠绿;碰到热毒,叶子转赤红;连心里的烦闷,都能让叶片泛起淡淡的灰。苏玉瑾的药杵捣药时,萧战总能听懂药草的"呻吟",知道"这味草要轻些捣,不然会伤了药性";他配药时,沈墨书会在一旁记录:"三月的根最苦,治急症;九月的叶带甜,能安神",笔墨里混着药香,让后来者看药方时,都能闻到草药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