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境的晨曦像融化的金箔,轻轻铺在封神台的石阶上。一群孩童围着石阶坐成圈,衣角沾着草叶的露珠,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他们中有梳着总角的人类孩童,有尾巴还没完全收住的小兽化形,甚至有只翅膀抱着书卷的灵鸟,用喙尖轻轻点着书页上的图画。这是归墟境第一所"启蒙院"的第一堂课,授课的不是寻常先生,是刚经历封神大典的五夫。
姜暖站在圈外,星核在半空化作一柄光伞,伞骨是灵藤缠绕的模样,伞面流淌着柔和的光晕,将每个孩子都护在其中。光流里浮着细碎的影像:剑冢的禾苗从顽石中钻出,药庐的灵草在晨露中舒展,乐园的灵兽爪印印在青苔上,书院的竹简翻开新的篇章,像一串会讲故事的智慧符号。
"你们今日来此,不是学如何挥剑、如何辨药、如何与灵兽对话。"姜暖的声音像浸了晨露的风铃,"是要学,为何要做这些事。"她抬手指向楚临风腰间的镇岳戟,戟身的"护"字在晨光中泛着暖红,"楚先生的战气能劈开山岳,却常蹲在田埂上看禾苗生长;苏先生的药能起死回生,却总说'最好的药方是让日子过得安稳'——他们要教的,是藏在本事背后的道理。"
楚临风:止戈之勇(战的真谛)
楚临风走到圈中央,将镇岳戟稳稳插在地上。戟尖入土三分,却没惊动周围的青草,连最近的蒲公英都依旧顶着白绒球。他弯腰从药圃旁移栽了一株禾苗,小心翼翼地种在戟杆边,嫩绿的叶片刚碰到战纹,竟舒展得更开了些。
"你们看这戟。"他手掌抚过戟身,战气在指尖凝成细小的光流,轻轻托起一片禾叶,"它能劈开巨石,能挡千军万马,却连这株草都伤不得——不是不能,是不该。"有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举着木剑站起来,剑刃还带着新削的毛刺:"要是有坏人要来拔这草呢?"
楚临风捡起块巴掌大的青石,战气在石面游走,刻下"止戈"二字。笔画入石三分,边缘却圆润得像被溪水冲刷过:"那就用剑护住草,但别伤了拔草的人。"他指着石上的字,"'止戈'才是'武'的真意。当年我在剑冢,见惯了锈成废铁的兵器,却见田埂上的禾苗年年返青。你们记住,能让土地长出庄稼的,永远比能劈开土地的更有力量。"
他带着孩子们穿过灵藤吊桥,往剑冢方向走去。沿途的顽石里嵌着不少兵器,有的剑刃卷了口,有的枪尖生了锈,却都被青苔温柔地裹着。楚临风指着一柄嵌在水渠边的长剑:"这剑的主人曾是战场上的猛将,后来解甲归田,就用它来挖渠引水。剑刃磨钝了,却让万亩良田喝足了水,去年还结了双穗稻。"
孩子们伸手去摸剑身上的纹路,指尖触到的不是冰冷的杀气,是温润的青苔,甚至能感觉到草叶在石缝里轻轻呼吸的震动。"你们摸到的不是兵器,是后来长出来的生机。"楚临风笑着帮最小的狐狸崽拂去爪尖的泥,"连铁石都懂,该放下的时候就得放下,人更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