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辽东的人民载歌载舞欢庆杜猛称帝,就连虞国这边,虽然文武百官颇有微词,但窦佑维父子却没有任何异议,反而很是高兴。
尤其是窦承宣,回到东宫后就对着杜春华拱手行礼,“见过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杜春华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又搞怪!”
“是真的。”窦承宣忍认真地说道:“辽东方面已经传出消息,你爹,也就是我的岳丈要在辽东称帝了。那以后,你就是辽东公主。”
这个消息杜春华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对它的触动不大。父亲登基与否,跟她的关系已经不大。她如今已经是虞国的东宫太子妃,又生有两个皇子,未来的地位相当稳固。
如今父亲登基,她的地位可以说是再无人可以撼动。而太子窦承宣对她也一直很好,成亲五六年以来,不留恋于外,不收纳姬妾,至今后宫里只有她一人。
也有那些人偷着送美人过来,但窦承宣不但不收,反而把这些人都训斥了一遍。
消息传进宫里后,窦佑维宣他进宫说话。
“你岳父登基,我们是一定要派人去道贺的,你跟儿媳妇过去如何?”窦佑维笑着问道。
“好呀!”窦承宣笑容满面,“说起来春华也有好几年没见岳父他们了,如今正好见一面。”
“说起来我也很久没见他了,要不这样,你留下来监国,我亲自去辽东道贺如何?”窦佑维忽然出了一个大招。
窦承宣大惊失色,“父皇,这不行,不可以的。”
“为什么不行?”窦佑维皱眉黑脸地看着窦承宣,“不过是太子监国罢了,你忘了咱们以前可是说过,等你三十岁了我就禅位让贤,还记得么?”
“父皇春秋鼎盛,现在说禅位为时尚早。”窦承宣才不接这个话茬呢。
“胡说,”窦佑维气得胡子跳跳,“咱们可是说好的,不能反悔。”
“父皇,就算咱们说好了,那也要明年好吧!”窦承宣无奈的说道。
“不行,我得趁我还走得动的时候出去走走。不然以后年纪更大了,更加出不了门了。”窦佑维心念忽起,便再也压不下去了。
于是最后去辽东参加登基仪式的人,不再是窦承宣夫妇,而是虞国当今皇帝窦佑维。
对于陛下的这个决定,群臣自然是群起反对。
各种说辞的都有。最集中的就是担心他的安危。
“陛下安危是国之根本,不可轻易涉险。不然到时候国家给怎么办,社稷该怎么办?”那些老臣泣血苦谏。
“若朕真的出了意外,那监国太子窦承宣则立即继位为帝,不得有误。钦此!”窦佑维沉声说道。
见陛下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群臣知道反对也没用,最后勉强也同意了。
于是窦佑维带着皇后,带着五百卫队就出发了。
他走的是镇海县,然后坐镇海的船过去。
离开镇海好几年,如今再次回来,窦佑维感慨万千。“皇后你瞧,如今的镇海变化多大啊!”窦佑维感叹道。
“是啊!”窦皇后也是非常感慨。以前他们走的时候,镇海还是一个小县城。如今却成为海边的一座雄城。
经过一天的海路,一行人穿过海峡,来到辽东金州。
看着眼前的海港小城,窦佑维暗暗点头。“说起治国理政平天下,杜兄弟远比我要厉害。”窦佑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