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阳之前见到了杨老板,没往杨家宝这上面想,在他看来,买卖归买卖,认不认识、熟不熟都不相干,就像范家,不会因为认识就讲情面,生意人只看利益。但经吴鹏展一提醒,他想起之前来喝杨家宝的秀才宴时见过的杨老板,再想想今日见到的杨老板,便点点头问杨家宝:“你家东街是不是还有一家杨家药铺?”
杨家宝对杂货铺不熟,对药铺却清楚,点头道:“有的。”
“那就是了。”云新阳道。
杨家宝忙问:“你们去药铺是看病还是抓药?要不要我给你们介绍个好大夫?”
“是去卖药的。”云新阳答,“我们家在杨家药铺卖药有些年头了,以前都是我爹来,如今不太平,才换成我和我哥。”
杨家宝讶然:“咱们两家的缘分也太巧了!你娘卖绣品给我娘,你爹卖药材给我爹,咱俩又在同一家书院读书。”
吴鹏展打趣道:“你们的缘分可不止同书院读书这么简单,就是到了你们这辈,买卖掉了个个——变成你卖笔墨纸给云新阳了。”
杨家宝忽然一拍大腿:“对了!你们家还卖过果酱给我们家呢!”
几人说说笑笑,倒也热闹。
云新阳听了杨家宝这番话,也忍不住弯了弯唇角,心里暗觉好笑——县城里的商铺密密麻麻,少说也有几十家,偏偏自家产出的东西,一多半竟都流进了杨家的铺子,说起来倒像是特意给杨家供货一般。
吴鹏展在一旁听得有趣,挑眉问道:“你们家除了这些,还往县城送过别的什么货物?我记得胡添翼家在县城的铺子不少,没从你们这儿拿过货?”
云新阳笃定地摇了摇头:“真没有了,眼下就这几样能拿出手。”
中午杨家宝执意留饭,云新阳几人也没客气。上次云新阳他们送皮蛋来的时候,店铺里就拿了些回来给杨夫人他们尝个鲜,杨夫人觉得挺好吃,正好今日店铺里又送了些来,杨夫人见儿子这里来了客人,刻意的让人上了这道菜,也让客人们尝个鲜。
一旁来上菜的丫鬟介绍道:“夫人说这是鸡蛋做的皮蛋,比鸭蛋做的更难得呢。”
这话一出,云新阳、吴鹏展和杨家宝都忍不住相视一笑——云家的土特产,吴家向来是最先尝鲜的,吴鹏展早就吃过好几回了,倒是杨家宝还没吃过。
杨家宝夹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细细品了品,点头称赞:“果然和寻常皮蛋不一样。蛋白看着更嫩,入口也细腻些,味道淡了几分,却多了股清润劲儿,确实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