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调动,必须有枢密院的调令,这玩意不容易弄到。按照枢密院的布置,枣阳军并不在北伐之列,谢永思若想参战就必须调动到其他军中。
但是押送粮草就简单多了,只需要兵部的文书,而恰好,如今的兵部尚书谢必行,同样出自建康谢家,与左相谢必思为堂兄弟。
“前线战事吃紧,正缺人手,辛大人希望你能以国事为重,以客军身份留在前线,也是合情合理!”武安君笑了,前线正缺人,只要你表露出愿意留下的心思,辛表程那肯定是多多益善。
“武兄弟,你这脑袋瓜怎么长的?你们读书人,一个个怎么都这么精?怪不得平步青云!”谢永思感觉武安君这想法绝了,简单易操作,而且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咱为什么去前线?兵部公文,押送粮草。为什么留下?前线战事吃紧,在下有拳拳报国之心!
这他么怎么看,都是伟光正的说辞,就算以后谭良弼问起,那也是辛表程扣下,不得已的事。
毕竟辛表程那样的大佬,他谢永思敢违令?
“那个,处境艰难,不得不多花些心思!”武安君讪笑一下,这种钻漏洞的办法,在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几乎随处可见。
“武兄弟,你真的神了,我这就返回建康一趟,把这事办妥了。”谢永思盘算了一下,若是脚程快些,还能赶上去辛表程那里混一口汤来喝。
“呃,我有一桩生意,还想让谢兄弟帮衬一二!”武安君一把拉住谢永思,这酒还没喝好,也不差这点时间。
“生意?武兄弟,眼下正是捞取军功的良机,你还惦记生意?”谢永思一脸不可思议,现在北元是有些懵,来不及在冬日前调动大规模骑兵南下,正是他们大乾攻城拔寨的好时机。
一旦等到明年春耕之后,北元肯定大规模骑兵南下,到时候攻守就要换位了。
若是辛表程真的能打下比阳城,谢永思只要在场,就能分润一些功劳。
“那个,穷嘛,襄阳那个铺子挣钱根本不够用。你也知道的,朝廷给的是团练使头衔,军饷自筹。那泌阳县,早就打残了,我去哪弄钱发饷去?都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逼着人家卖儿卖女吧?”武安君两手一摊,你们的军饷都是兵部发,老子是连个铜板都没有。
“说吧,什么生意?”谢永思投以可怜的眼神,大乾的惯例就是如此。
“就是那点香皂跟玻璃镜的生意,想着去建康开个分号。谢兄弟,你知道的,没个人照应,这种生意,肯定被吃得干干净净。”武安君两手一摊,大乾就这么个行情,或者说北元也差不多,财不配位,必有殃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