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配合早已默契十足。许清瑶熟练地整理着信号线和电源线,江韵华则在调试投影仪的焦距和投影角度,不时看向展板上精心设计的图形区域进行对位。周围是同样忙碌的同学,各种设备的提示音、说话声、搬运工具的摩擦声交织成一片背景音。阳光透过顶棚的玻璃落在他们身上,光影交错,两个专注的身影投射在地板画布上,被无限拉长又纠缠不清。
此时,体育馆入口处,林雪萍穿着一身简约优雅的藏青色连衣裙,外搭一件米色风衣,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她作为生物老师,同时也是学校科技创新大赛的评委之一,下午要参与对各项目的预审打分。趁着午休时间,她先过来看看自己带的几个学生项目的准备情况。
场馆内开阔的景象让她略感震撼。穿过一个个初具雏形、风格各异的展台,她的目光很快锁定了角落处那抹熟悉的身影以及和他形影不离的搭档——江韵华和许清瑶。
“林老师!”眼尖的许清瑶正好调整好一处参数,抬起头就看到了走近的林雪萍,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打招呼。
江韵华也从设备后面探出身来:“姐。”他注意到周围还有同学,又立刻改口:“林老师好。”他耳根似乎又有些发热。
“你们动作挺快呀,主展板都立起来了。”林雪萍走近,目光赞赏地打量着他们的展位。巨大的主展板底色是深邃的宇宙蓝,点缀着流动的星光效果,抽象的光带图案极具未来科技感,下方是项目简介和核心原理简述,图文并茂。这个版式设计,正是上次在快餐店深夜改稿的成果,实际效果远超预期。
“那是!我们是效率担当!”许清瑶带着点小小的骄傲,走到林雪萍身边介绍起来,“林老师你看,投影区域主要在中央这块空地,到时候我们的传感装置会捕捉参与者的动作,即时生成光影反馈投放在空中和地面预设的路径上,形成互动艺术流……”她的声音清脆有力,充满了对项目的热情和信心。
林雪萍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提问,目光掠过专注解说的许清瑶和站在设备旁随时准备配合讲解的江韵华。看着两个优秀的年轻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肩努力,一种身为见证者和引导者的欣慰感油然而生。她注意到江韵华望向许清瑶时,那眼神里除了对搭档工作的认同,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