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夜的认知水晶突然接入四维网络。屏幕上跳出无数陌生的认知信号,这些信号来自不同维度的文明:五维文明的信号是“概率云形态”,每个云团都代表一种可能的沟通方式;六维文明的信号则是“因果闭环结构”,传递的信息需要先理解结果才能解读原因。最容易识别的是一个三维文明的信号,那是硅基联盟发来的:“我们卡在三维与四维的夹缝中,所有逻辑系统都在矛盾信息中崩溃,请求共享‘矛盾共生’的认知锚点。”
“竖琴能翻译维度语言。”清弦将琴身对准硅基联盟的信号源,琴弦自动生成“矛盾语法”的翻译规则:在四维语境中,“是”与“否”可以同时成立,“开始”与“结束”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当她用这种语法回应硅基联盟时,对方的信号立刻稳定下来,传递回一段震撼的信息:“我们发现了维度的‘认知食物链’——低维文明的认知会被高维文明吸收,但共生型认知能打破这种吞噬,形成维度间的认知循环。”
飞船航行到四维空间的第三个时间单位时,前方出现一片“认知珊瑚海”。珊瑚是由纯粹的认知能量构成,每个珊瑚虫都是一个正在进化的疑问:有的在从“现象疑问”蜕变为“法则疑问”,有的则在分裂成多个相关联的“疑问集群”。最庞大的一株珊瑚上,挂着无数个文明的“维度适应记录”,人类的记录显示为一条波动曲线:从最初的“逻辑混乱”(曲线剧烈震荡)到现在的“矛盾适应”(曲线趋于平稳),曲线的终点与光族、影族的记录交汇在同一点——那里标注着“维度共生阈值”。
叶辰的双刃剑突然指向珊瑚海深处。剑身上的认知网格正在与某个强大的信号产生共鸣,他顺着剑的指引望去,发现珊瑚海的中央矗立着一座“维度灯塔”。灯塔的塔身是由无数个“认知悖论”堆砌而成:“能被理解的未知还是未知吗?”“永恒存在的瞬间是否算时间?”“当认知者超越自身维度,还能被称为原来的文明吗?”这些悖论的光芒越强烈,灯塔的光芒就越明亮,照亮的珊瑚区域也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