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刘錡经过再三考虑,还是重新启用了本来已经打算淘汰了的神臂弓。
毕竟在富平、泾州的实战检验中,因射程不足给西军带来的损失是惨痛的。
不过,刘錡还是指示装备部对神臂弓进行了改装,可到底是改成克敌弓,还是改成马黄弩,刘錡纠结了好久。
历史上,克敌弓由韩世忠从神臂弓改进而来,延长了弩臂,缩短了箭身,采用偏架结构,箭簇为四尖铁翎,淬以毒药,弓力强大,射程超远,可达三百六十步,一百八十步可轻松贯穿铁浮屠铁甲。就是射速太低,一分钟只能发一箭,最多二箭。
而马黄弩则是由杨存中设计,在克敌弓基础上改进,简化了弩机,将克敌弓山桑木加檀木的复合弓身改为全木结构的木檐,大大降低了工艺复杂度 。调整了弩臂与踏镫的比例,减轻了张弦所需的体力消耗。采用铜制“马面牙发”机关,缩短了击发间隔,射速达克敌弓三倍,所谓“彼一矢未竟而此三发矣”,实战中每分钟可发射三箭以上。
到底要射程还是射速?刘錡取舍了好久。最后还是定下用克敌弓方案。
毕竟马黄弩性能和火枪差不多,克敌弓虽然射速较慢,配合火枪也能形成梯次火力打击。
因此,刘錡对部队进行了扩编,每个军增配了一千人的强弩军,专门用来对付重甲骑兵。
只不过,因克敌弓工艺繁杂,产量不高,实际上强弩军暂时还做不到满员齐配。
除了武器装备,后勤部的压力也很大。这不,刚视察完装备部,李椿年和常同便联袂而来,向刘錡诉起了苦。
刘錡摆了摆手,止住了他们的唠叨,径直问道:“如今,府库存粮多少?”
李椿年毫不犹豫地回道:“目前,我西军实际控制的辖区内,主要有四大屯粮地。太原府的州仓加常平仓,屯粮70万石;汾州的县仓和转般仓,屯粮45万石;延安府的延州仓和边防仓,屯粮40万石;平凉府的镇戎军仓,屯粮25万石。算起来,年屯粮180万石。”
刘錡皱眉问道:“只囤有一年余粮吗?”
李椿年回道:“近年流民大量涌入我辖区,粮食耗费巨大,好在农事顺利,产量尚可,各地粮仓能维持住当年囤积计划已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