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分发点设在粮仓外,农户按《田亩册》排队,每人领一张 “领种票”(标姓名、亩数、种子类型)。周显站在高台喊:“每户先领三成种,余下春耕前发完!领种时听农技官讲浸种法,不得马虎!” 王农教农户 “三步浸种”:清水泡一日(去瘪籽),艾草水浸半日(消毒),湿布盖一夜(催芽),边说边演示,俄农伊万用桦树皮笔记下步骤,不时举手问:“青稞与燕麦浸法一样?” 王农答:“燕麦需多浸半日,它皮厚。”
对贫户实行 “赊种制”:登记后可先领种,秋收后从缴粮中扣除。汉人寡妇赵氏领两斗青稞种,泪落道:“往年借地主种,要还加倍,今岁遇清官了。” 周显递她一包 “增产肥”(草木灰与羊粪混合):“这肥撒田,亩产多一成,好好种,日子会好的。” 种子分发持续五日,共发出青稞两千石、燕麦一千石、蔬菜籽百斤,账册记录详尽,每笔都有领种人按的指印。
军器坊炉火熊熊,铁匠李铁牛正将汉地铁犁改造为 “雪橇犁”—— 在犁底装松木雪橇(宽一尺,长三尺),犁尖淬火后更锋利,可在未融雪的田里耕作。俄匠瓦西里在旁学 “渗碳法”:铁器淬火时埋入木炭,李铁牛教他:“烧红的铁见了碳,硬度增三成,冻土也能犁开。” 瓦西里则教他做雪橇:“松木要选十年以上的,泡过桐油才不裂。” 改良后的农具摆了半坊,有 “防冻锄头”(木柄套棉套)、“冻土镰刀”(刃口呈弧形,割草省力)、“播种器”(竹筒改的,可控制下种量)。
李四试用雪橇犁,牛拉着犁在残雪田里前行,犁沟深三寸,土块细碎,他赞:“往年三日出一亩,今日这犁,一日能出两亩!” 官府设 “农具借还点”,贫户凭 “借据” 可免费借用,约定 “春耕后归还,损坏照价赔(但收半价)”。赵寡妇借了一把锄头,见木柄缠着棉布,握在冻手里不冰,叹道:“官府连这都想到了。” 军器坊还修旧农具,李铁牛补好伊万的破犁,不收工钱:“春耕要紧,钱算啥。”
李铁牛与瓦西里成了忘年交,每日在坊里切磋技艺。李铁牛教汉地 “淬火十三法”:“水淬快冷,油淬慢冷,冻土用的农具得水淬,硬!” 瓦西里则演示俄式 “锻打术”:大锤小锤配合,锤点密集均匀,打出的犁架更轻便。两人合作打造的 “军民两用犁”(军田用铁犁头,民田用木犁头)大受欢迎,订单排到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