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部分选寒地实用内容:“丈量土地(计算田亩)、交易换算(汉蒙度量换算)、粮草分配(按人口分粮)”,配插图示例(如用木斗量粮的场景)。生存知识章节由水工刘河与猎户巴图提供素材:“识别冰裂信号”“雪地寻水源”“驯虎基本口令”,李夫子用白话写成:“冰面见蛛纹,速离莫停留;雪下有青草,下挖三尺见水源。”
教材每页左侧汉文、右侧蒙文,疑难处附 “图解”(用木刻版画展示),如 “界碑” 二字配湖心界碑插图,旁注 “汉蒙藏三文刻碑,示疆土分明”。脱脱审阅初稿时赞道:“不学空文,只教实用,这才是白虎城的好教材。”
为辅助教学,李夫子与工匠们制作了系列教具。“蒙汉识字牌” 用松木制作,一尺见方,正面刻汉文,背面刻蒙文,字上涂红漆(醒目),边缘磨圆(防划伤学子)。“一套三十张,从‘日月山水’到‘车马牛羊’,” 李夫子演示,“每日教三张,学子认读后互考,记得牢。”
算术教具 “算筹盒” 内置竹制算筹(分黑白两色,黑代五,白代一),配木盘(刻方格,便于摆算)。帖木儿教蒙古学子时说:“算羊数用白筹,算粮草用黑筹,摆对格子就不会错。” 生存知识教具更具特色:“冰裂标本”(嵌入木盒的冰层样本,标裂纹类型)、“草药图谱”(压干的草药贴在布上,注汉蒙名称与用途)。
课堂用 “板书板” 为双面设计:一面刷黑灰(用锅底灰混合桐油),可写汉文;一面刻蒙文凹槽(用粉笔填色),反复使用。李夫子特意制作 “奖惩牌”:木雕虎形牌(奖)、木刻兔形牌(惩),挂在学堂墙上,激励学子勤学。
脱脱定下 “德才兼备、双语娴熟” 的选聘标准,从白虎城各族中选出四位教师。汉儒李夫子(曾任儒学提举司助教)教汉文与经史,他强调 “因材施教”:“汉人子弟先学《论语》选段,蒙古子弟先学蒙文译经,再互教互学。” 蒙古文吏帖木儿教蒙文与算术,他编写《蒙文速记法》,用简单符号辅助记忆。
实用技艺课由两位 “通才” 担任:水工刘河教 “寒地水利”(讲解水渠与冰融知识),猎户巴图教 “山林生存”(识别兽迹、制作简易工具)。脱脱为教师们立 “教规”:“不体罚学子,不偏待各族,教学需‘讲清、练会、能用’,每月考校,优者奖粮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