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楼底座用青石砌筑(防地基沉降),楼体为砖木结构(三层,高五丈),每层设 “了望口”(南宽北窄,避寒风),顶层装 “望筒”(汉地传入的铜管望远镜,可看清三里外动静)。李老栓在楼柱雕刻虎纹:“柱身刻‘爬虎’,从底到顶连贯,象征虎踞城楼,威慑外敌。”
东北戍楼因地势最高,冬季风雪最大,周显特意加筑 “防风墙”(楼外筑弧形土墙,挡风角度精确计算),楼内烧地龙(火道从底层通顶层,取暖不排烟)。戍卒张三说:“有这地龙,再冷的天守楼也不冻手,望筒看得清,敌军来犯早知道。”
各戍楼间建立 “三级信号” 体系:白天用 “烟火信号”(狼粪烟浓且直,不易散;硫磺烟呈黄色,示警),夜间用 “灯火信号”(红灯示敌近,绿灯示安全,白灯召援兵),紧急时用 “响箭信号”(特制火箭,带哨音,射程五里)。信号兵王二小熟记《信号密码册》:“一烟一灯为正常,两烟两灯为有警,三烟三灯为敌袭。”
为确保信号准确,周显组织信号兵演练:在湖心岛设假敌,东南戍楼先见,立即燃狼粪烟,同时挥红旗,西南戍楼见后接力传递,一盏茶功夫信号传遍全城。脱脱检查演练后道:“信号要加‘方位码’,比如东南烟加东向旗,指明敌来方向,免得全城慌乱。” 周显随即补充密码:“烟左插旗指东,右插旗指西,楼上挂灯数量表敌数(一盏灯代表百人)。”
信号设备专人保管:狼粪密封在陶罐(防受潮),火箭存于干燥木箱(箱内放石灰防潮),旗帜用防水帆布制作(经桐油浸泡)。王二小每日检查:“狼粪要晒透,火箭引线要涂蜡,半点马虎不得,信号错了要掉脑袋。”
白虎城的地下军火库按 “三防标准” 建造:防潮(地面铺三层青石板,板缝灌铅;墙壁涂石灰与桐油混合层)、防冻(库顶覆土三尺,库门设双层棉帘)、防火(严禁明火,照明用特制 “安全灯”—— 灯外罩铁丝网,防火星外泄)。库内分 “火器区”“甲胄区”“弓弩区”,各区用防火墙隔开。
火器储存最讲究:火药装在陶瓮(瓮口用布塞紧,外涂蜡密封),每瓮贴标签(“至元三十一年造,保质期三年”);火炮炮身涂防雪油(牛油混合蜂蜡),炮架垫干燥稻草;火铳枪管内塞油纸(防结冰堵塞)。库管员李铁锁每日测湿度:“火药库湿度需低于三成,超过就开石灰缸吸湿(每缸石灰用十日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