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母含笑点头:“有劳几位嬷嬷费心。府中诸事齐备,我儿又刚刚成了亲,并无什么特别所需,就按宫中调拔的便是,不敢再添麻烦!”
话落之后,堂里便静了片刻。
苏昭昭忍不住偷偷探头,想要看看堂内的情形。
刚将堂内看清,便听到顾母忽然开口叫住了其中一位嬷嬷:“王嬷嬷是吗?”
顾母语气温婉,却又不失有几分庄重。
内务府的一名嬷嬷上前了一步,颔首道:“奴婢在!没想到顾夫人还记得奴婢!”
苏昭昭定睛一看,那名答话的王嬷嬷,正是方才她无意瞥见那腰间悬挂绣有北疆图腾香囊的那位嬷嬷。
她心中暗惊,下意识的屏住呼吸。
想不到,那位王嬷嬷和婆母竟然认识?
她生怕错过了什么,连忙竖起耳朵。
“你可是在太后娘娘跟前当过差?”顾母缓缓的问起,声音带着一丝回忆。
“夫人好记性!奴婢确实在永寿宫侍奉过太后几年,后来才调到内务府当差!”
“哪里是好记性啊?”
顾母笑道:“不过是偶尔的灵光罢了!还记得有年宫里的端午宴,好像便是由你领着一众嬷嬷太监张罗的?”
“全是主子的意思,奴婢不敢邀功!”王嬷嬷答得谨慎。
苏昭昭没听出什么消息,打算离开。
刚要抬步,却忽然听到房里传来一句:“我记得王嬷嬷的老家……好像是在北疆那边?”
顾母这话问得极其寻常,却足以让墙外的她重新顿住脚步,又退了回来。
苏昭昭竖起了耳朵,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回夫人话,奴婢祖籍确实是在北疆,不过来京城这么多年,早已和家里断了联络。”
顾母语气带着些许感慨:“那等苦寒之地,能入宫熬出头,也属实不易。”
“夫人谬赞了!全都是托太后与主子们的福!”
她耐着性子听了片刻,没听到什么特别的情况,趁着无人发现她,偷偷溜出了丹青苑。
苏昭昭独自在长廊上走着,思绪却未停在眼前。
记得还在盛昌镖局做镖师的时候,宫中曾经有内务府的人向镖局下过镖例。
为了替宫中女眷采办物件,内务府的人常常会出宫。
说不定,她找镖局的同门师兄师姐打听一番,也能有线索?
苏昭昭突然想起镖局的师兄魏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