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靠近水源,便于冷却和运输的河谷地带,一座全新的“皇家精密机械总厂”拔地而起。
它不再依赖于不稳定的水力,而是直接由三台巨大的“青石五号”蒸汽机,通过复杂的传动轴和皮带系统,为整个厂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稳定而又强大的动力!
这里,专门负责生产那些技术含量最高、精度要求最苛刻的核心部件。
比如,“山地机车”那套复杂的“变速齿轮箱”;
比如,柱子的勘探队所使用的、可以精确到“毫”的经纬仪;
再比如,那些用于新式火炮和神臂弩之上,最关键的击发装置与瞄准镜片。
这里,成为了整个帝国工业体系的“大脑”与“神经中枢”。
——在一个盛产优质黏土和石英石的山区,一座全新的“皇家水泥及琉璃厂”也应运而生。
它不仅为铁路的桥梁和隧道工程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高标号水泥,更开始尝试生产一种大尺寸的、廉价的“平板玻璃”,用以改善边关将士营房的采光与保暖。
——甚至在一个靠近草原盛产优质羊毛的集散地,一座由青石商会投资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北方第一毛纺厂”也开始破土动工。
它将从草原上收购最廉价的羊毛,然后将其加工成精美的毛呢毯和军用毛呢大衣,再通过铁路销往整个帝国!
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的、分工明确的新式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沿着那条数百里的铁路线拔地而起!
它们不再是像“宣府钢城”那样大而全的庞然大物,而是像一支分工明确的现代化军队,各自都有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彼此之间又通过铁路进行着最高效的协作与联动!
“黑山口”的钢轨,被火车运往各个铺设工地;
“精密机械厂”的齿轮,则被安装在“毛纺厂”的纺纱机之中;
而所有工厂的工人都穿着“毛纺厂”生产的工装,住在由“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建造的宿舍里。
一条以铁路为骨架以沿线工厂为血肉,可以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北方工业经济带”,已然初具雏形!
这个变化给整个帝国带来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过去所有的生产力都禁锢在京城,而现在生产力开始沿着铁路向外延伸,向着那些曾经被视为“不毛之地”的区域进行着强势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