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正月,春暖花开之际,留在京都城任职的八人纷纷走马上任。
林若初也接了裴青转来的层层文书,正式转入肃王麾下。
再见时,裴青对她道了声谢:
“谢你没让裴家成为第二个傅家。”
傅乐言虽然背下了所有罪责,傅家所受的影响仍旧不小,他们虽手握免死金牌,年轻一辈蒙荫授官的事都被耽搁了。
若是没有这块金牌、还手握兵权的裴家也被牵扯其中,那后果怕是会严重数倍。
他一颗脑袋不够保下所有家人。
他谢林若初信守承诺。
林若初看到他便想到裴侯那场恰到好处、至今未愈的急症。
整个冬天,裴侯一直重病缠身、卧床不起,没能上朝去给赵太后助理,也算釜底抽薪卸掉了她唯一能仰仗的武将。
身体康健的裴侯突然病倒,定然少不了裴青的“悉心照料”。
裴青也信守了承诺。
林若初回了他一句“不客气”,两人便心照不宣地说着官话告别。
十三郡的一切都会成为埋藏在心底永不揭封的秘密。
年关过后,春暖花开之际,由翰林院和国子监一同承办的女子书院落地京都城。
本要高升做博士的林思齐自请承办此事,陈瑜画则被派出,成为他的副手。
从小不爱读书的张环清是求爷爷告奶奶地第一个报上了名字。
报得非常高调。
在书院门口几乎站了一天,让来来回回的人都看到她,以确保周引芸再没理由把她押回张家。
京都城的众人还是对她比较好奇的。
都觉得绑架这事闹这么大,她坏了名声,要活不了了。
没想到不仅活过了年关,活到了春日,在书院前还十分得生龙活虎。
至此,周引芸确实没有办法了。
年初推女学,张环清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又有她那个不孝女张静婉在背后相帮,报名入学皆是名正言顺,她也不能公然违背圣意。
最后带着一肚子气,独自一人带着张家的奴仆回了邵阳。
张静婉只留给张环清一句话:
“至此,你救白芷的心意之恩我便报了,接下来便是你自己的路了。”
张环清面前就两条路。
通过院中考试留在书院继续为自己筹谋苟活。
没通过考试,被劝退,失去归所被抓回邵阳张家等死。
她哪里有的选?
只能死皮赖脸地赖在张静婉的小院里日耕不辍,夜夜挑灯。
苏遇则在上任前一日,随着将军府的家书一起,往十三郡送了封信,向边关的战友和亲人告知自己留任太医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