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辰他们开完疫情防控会议后,整个村子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激昂的能量,瞬间化作一部精密且高效运转的抗疫机器,各部分紧密协作、各司其职,以雷霆万钧之势全力投入到这场关乎生死的无硝烟疫情战斗之中。
每天,村里的大喇叭都会在既定的时间准时响起,景辰那洪亮且清晰的声音,宛如清晨穿透薄雾的第一缕阳光,又似春日划破长空的滚滚惊雷,在村子的每一寸土地上准时回荡:“各位乡亲们,大家注意啦!新冠肺炎这病传染性极强,大家务必少出门,要是非得出门,一定得戴上口罩,平时还要勤洗手,多通风……”这声声恳切的叮嘱,如同警钟,将沉浸在往日宁静生活中的村民们从安逸中唤醒。
防疫宣传小组的成员们,依照事先规划分成若干小队,如活跃在村间的使者,沿着狭窄蜿蜒的村道穿梭前行。他们轻轻叩响一扇又一扇家门,把承载着防疫知识的宣传资料,递到每一位村民手中。每到一户,成员们都满怀耐心,一边细致比划,一边认真解释,只为确保每位村民都能透彻理解疫情的严峻性以及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们深知,只有村民们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场防控战役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在村子的各个入口处,简易却意义非凡的卡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搭建起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卡点,实则肩负着守护全村人生命安全的千斤重担。值班的小伙子们身着厚重的棉衣,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恰似忠诚无畏的卫士,始终坚守岗位。尽管寒风如刀,吹得他们瑟瑟发抖,但他们依旧全神贯注,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每一个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与登记。他们手中的笔在登记册上不停舞动,宛如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武器,认真记录下每一个关键信息,为整个村子牢牢筑起第一道坚固的防线。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村里的微信群也热闹非凡。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各类防疫信息,积极交流遇到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办法。年轻人凭借对网络的熟悉,积极在群里转发官方发布的疫情动态和详细的防疫指南;老人们则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在群里询问一些不太明白的防控措施。整个微信群弥漫着互助与团结的温暖氛围,无形之中拉近了村民们的距离,也为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沟通基础。
然而,疫情防控工作才刚拉开序幕,防控小组便遭遇了令人头疼不已的难题。因乡村地区相对闭塞,部分村民思想观念较为滞后,许多人觉得村委会在各处设置卡点的举措大费周章,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还浪费物力和财力。一些村民聚在村头巷尾,小声议论:“咱这地儿偏僻得很,疫情哪能传得到这儿来?搞这些名堂,纯粹是白费功夫。”“天天让人在那儿守着,又冷又遭罪,根本没啥用嘛。”
更糟糕的是,有些村民的不满情绪逐渐升级。在卡点处,他们直接对着景辰和其他值勤人员表达不满:“你们别在这儿瞎忙活了,赶紧回去吧,别耽误我们进出。”甚至有个别村民带头闹事,试图冲破卡点。
值班的第一天,一位脾气暴躁的大叔,骑着摩托车想要强行冲过卡点,景辰和值班的小伙子们赶紧上前阻拦。大叔满脸怒容:“你们这些娃娃懂啥!我要去镇里办急事,你们在这儿设卡,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景辰赶忙解释:“大叔,现在疫情形势严峻,设卡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您要去镇里,能不能先跟我们说下什么事,看看能不能有其他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我们帮您联系村委会协调。”
大叔根本不听:“少啰嗦!你们就是想限制我们自由,浪费大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