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将军,不在,她今日已借道燕国回北漠去了。”赫连敬池道。
北安侯点头,“好!不在便好。敬池,还有你的婚事,虽然老夫没有立场讲这些,但公主若还在,定是想儿孙满堂。”
北安侯说着,伸出粗粝的手,擦着眼泪。
“陈伯,这件事不要再提。如今,记得母亲,和大梁江山的,这世上恐怕便只有你我。我不想再有别人背负这样使命,就让一切在你我身上中止吧。”
北安侯擦干眼泪,平复了情绪,起身,“敬池,既如此,老夫先回去了。往后,天家的人,你还是要远着点,别总去惹东海王,你在他那吃的苦头还不够吗?”
赫连敬池牵了牵嘴角,“行,我知道了。”
午时中,方诺带简伊来见赫连敬池。见简伊回来,赫连敬池先是诧异,继而又摇摇头,“还是被你知道了。”
“萧霁月没有发难吧?”简伊问道。
“他还能怎样?再发配,便要将我送到燕国了。”赫连敬池说完,哈哈一笑。
“昭宁好不容易逃出来的。这次,被他带回去,怕是很难脱身。是我害了她。”简伊懊恼地低下头。
“他们之间,总该要有个了结,与你无关。”赫连敬池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简伊咬着下唇,“去京城,带回孩子。人生苦短,我只想过好往后的日子,不想再和他纠缠。”
赫连敬池长长的睫毛上下翕动,他微微勾唇,和她说话,总是不经意间豁然开朗。也许,这便是自己视她为知己,心甘情愿真心待她的原因吧。
翌日,简伊告别赫连敬池,直奔九原郡。
八月初一,京城。
萧霁月回到京城,早已过了此前约定的百日宴时间。因他不在,长孙纤凝做主,将百日宴无限期推迟。
萧霁月等人一到京城,王府内外,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最先动手的便是坤宁宫。皇后娘娘李知善一得知萧霁月带着李昭宁回京,便一道懿旨下到东海王府。
说东海王妃长孙纤凝生产后身体孱弱,很难主理府中事务,且嫡长子萧思病弱,王妃一心向佛,以祈求佛祖庇护,因此多次提出让贤。皇后体谅其苦心,特准其为东海王府侧妃,长居王府佛堂清修。
皇后懿旨到的猝不及防。长孙纤凝接听闻荣成公公宣读了懿旨,跪在地上,半晌都没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