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也是!”皇后不由得想起此前京城谣传那简伊和燕太子的私情,“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那便让她哪来的,回哪去!”皇后道,“听说牧场人烟稀少,便让她在那待产吧。吃的,用的,都不短着她,也和在王府无异。”
说着,皇后又道,“小荣子,去,传哀家懿旨,让东海王府的简姨娘,去皇家马场待产。吃的,用的,再捡一些好的带过去,你亲自去宣旨,记得敲打敲打她,让她安分些,好好把孩子生下来。”
“是!”荣成公公领了命,带人去捡东西。
长孙纤凝微微一笑,没想到,颜予初倒是有些法子的。皇后又赏了长孙纤凝好些东西,补品,首饰,还有少府新给自己打造的玉枕,都赏给了长孙纤凝。
长孙纤凝心情大好,满载而归。
送走了长孙纤凝,颜予初再次跪在殿前,“皇后娘娘,予初有个不情之请,还请皇后娘娘成全。”
“快起来,孩子。有什么事,尽管说。哀家会为你做主的。”皇后道。
颜予初抬头,看向皇后,“民女不想去东海郡了。民女想入宫为婢,侍奉皇后娘娘。”
“什么?入宫为婢?”皇后大惊。
“实不相瞒,予初已经知道了东海王妃腹中孩儿之事。既如此,予初愿意在为太子殿下守丧期间,替太子殿下在娘娘身前尽孝,也愿替太子殿下,在小皇孙身边照料。予初想看着霁远哥哥的血脉平安长大。”颜予初道。
话音一落,皇后娘娘已热泪盈眶,她拉起颜予初的手,“孩子,你不会怪远儿吧。不会怪哀家吧?”
颜予初摇头,目光纯粹真切,“怎么会?太子哥哥有后,民女亦是无限欢喜。民女觉得,往后余生,又有了指望和奔头。”
言毕,二人又抱在一处,痛哭起来。
“娘娘,莫要伤心了。颜小姐留下来,这是好事啊。您眼睛不好,莫要再哭坏了。”庆峨一扫阴霾,开心地劝着。
颜予初出宫,回了太傅府,把要入宫为奴,侍奉皇后,照顾皇孙的念头告知颜勤后,老太傅只是微笑着,轻轻摸了摸孙女的头,“去吧,孩子。做你想做的。东海郡离这里不远,我和祖母,想你们姐妹了,便随时来看你们。”
他声音不急不徐,就如同很多年前给自己讲故事那般。颜予初心中一阵暖流,她抬眸,笑中含泪,努力地点了点头。
翌日,简伊在锦绣园收到皇后懿旨。责令其回雍郡皇家牧场待产。荣成公公特意带来了皇后的赏赐,丝锦衾,瑞炭,金丝暖手炉,交趾燕窝,贡参......吃穿用度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