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一:月球垃圾站的「时光残片」
月球背面的「第37号垃圾处理站」在「心光时代」后成了「善意考古区」。陈小满的机械爪拨开堆积的报废手环时,金属碰撞声中夹着清脆的「咔嗒」——半块嵌着荧光苔藓的陶瓷碎片从缝隙里滑落,釉面的裂痕间,隐约可见「嫦娥奔月」的残缺画稿。
“这是2075年‘虚拟嫦娥’发布会的纪念品。”月芽的光团扫过碎片,数据屏跳出泛黄的新闻影像,“当时管理局批量生产这种陶瓷板,背面印着‘功德值达标可兑换仙宫门票’——但这块碎片的背面,有手写的小字。”
碎片翻转的瞬间,小满的呼吸停滞了——褪色的墨痕里,歪扭的字迹写着:【妈妈说,真正的嫦娥在我给机器人缝耳朵时才会笑。】 落款是「雨欣,7岁」——那是陈默的女儿,后来的「心光博物馆」首任馆长。
机械爪轻轻刮去碎片边缘的月壤,底下竟藏着层极薄的全息膜。影像亮起的瞬间,垃圾站的金属墙壁上浮现出小女孩的身影:她蹲在工作台前,用荧光丝线给报废的月兔机器人缝补耳朵,旁边摆着块偷藏的陶瓷板,画稿里的嫦娥被她添了条竹篮,篮中装着发光的星星——那是她用真心种子的碎光贴成的。
“检测到量子残影共振。”月芽的光团剧烈闪烁,“这个场景与林月仙在同个垃圾站修复机械甲虫的记忆产生叠加——看,影像重叠了。”
墙壁上,中年林月仙的虚影正从另一侧走来,竹篮里的种子微光映着小女孩的侧脸。她们并未对话,却在路过时同时伸手,指尖触到同一块陶瓷板——千年前的嫦娥画稿与七龄女孩的竹篮涂鸦在光影中融合,形成了新的图案:嫦娥提着竹篮,篮沿垂落的红绸,正是雨欣缝在机器人耳朵上的丝线纹路。
碎片的全息膜突然投射出隐藏数据——那是2075年的管理局内部文件,标注着「销毁所有非数据化纪念品」,但在「雨欣·陈」的条目下,批注着:【该样本检测到「心光萌芽」,建议秘密保存。】 批注的字迹,是时任管理局技术专员的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