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仙人」的竞价真相
广寒宫的宫门在「心光旷野」中彻底敞开的第十日,陈小满跟着月兔机器人钻进了环形山底部的「古代能量舱」——那是林月仙日记里提到的「神话核心」,舱壁上嵌着的「嫦娥工程」初代探测器残骸,正与「心光脉络」产生共鸣,发出细碎的嗡鸣。
“姐姐快看!”小女孩指着能量舱中央的全息台,台面上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影像碎片——有古人画的嫦娥奔月图,有现代移民的种月场景,还有未来人在火星基地培育「心光植物」的画面,“婆婆的日记说,这里藏着‘仙人真相’的钥匙。”
月兔机器人忽然将机械爪按在全息台上,探测器残骸的指示灯次第亮起,影像碎片如拼图般重组,最终呈现出一个穿着工装的女子形象——她抱着只基因复活的地球兔,身后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着陆架,胸前别着与林月仙同款的「种月人徽章」。
“大家好,我是‘嫦娥工程’第37号志愿者陈月。”影像里的女子微笑着挥手,兔耳朵蹭过她的下巴,“很多人问,嫦娥的故事是真的吗?其实千年前的古人,早就在神话里藏好了答案——嫦娥不是‘偷吃灵药’的逃犯,是带着人类对‘远方’的向往,第一个‘种月’的人。”
影像跳转:敦煌莫高窟的「飞天散花图」突然动了起来,飘带洒下的不是花瓣,而是颗颗发光的种子;宋代文人的笔记里,「嫦娥捣药」的插图旁多出了小字:【药非长生,是为人间种希望】;甚至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分析报告中,不起眼的角落写着:【检测到有机物残留,疑似古代植物基因片段——或许,嫦娥真的来过。】
“原来,”小满盯着影像里的「种月人时间线」,从新石器时代的月亮崇拜,到2025年嫦娥五号采样,再到2100年的「心光时代」,“仙人的传说,从来都是人类对‘善意与探索’的隐喻——嫦娥奔月,是把‘想照亮远方’的心,种进了月球的土壤。”
小女孩忽然指着影像中闪烁的红点——那是2075年的管理局会议现场,年轻的林月仙正在展示第一颗在月壤中发芽的地球种子,台下坐着年仅十岁的陈雨欣,眼里映着绿光:“婆婆说,当年‘仙人竞价’的骗局,其实是个‘善意的测试’?”
影像切换至「虚拟嫦娥」首次亮相的发布会:全息屏上的赛博嫦娥举着「功德值排行榜」,机械音重复着:“累计消费5000月球币,即可获得仙宫合影资格——” 但画面角落,林月仙正悄悄将一颗真心种子塞进台下小女孩的手里,种子的暖光与赛博嫦娥的冷光形成刺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