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实远比PPT残酷。2026年3月,「月球门户」核心舱在发射时因燃料泄漏爆炸,价值80亿美元的设备化作太空垃圾;2027年,负责月表铺路的「穿山甲号」机器人因月尘短路,在月球正面静海基地原地转圈;最致命的是生命支持系统瓶颈——NASA前工程师匿名爆料:「总署砍掉了90%的植物培育实验,现在靠『合成蛋白块』维持生存的方案,连老鼠都活不过三个月。」马斯克在财报会上打圆场:「所有伟大计划都需要试错,我们只是把100次试错压缩成4年而已。」
四、全球博弈的「太空新边疆」与「资本绞杀」
这场「四年赌约」彻底改变了全球太空格局。中国宣布加速「嫦娥探月四期」,重点攻关月壤制氧技术;俄罗斯联合欧盟推出「月球-2030」合作计划,主打「非军事化太空开发」;印度的「月船4号」悄悄将轨道修正次数从3次增加到12次,试图抢占「低成本登月」舆论高地。最热闹的是商业航天赛道:蓝色起源推出「月球豪华游轮」预售,维珍银河开通「月球观光亚轨道航班」,甚至阿联酋的沙漠土豪成立「月球房地产公司」,在月背陨石坑卖「星际海景房」。
资本层面的厮杀更激烈。特斯拉股价随着星舰发射成功率大幅波动,空头机构每天做空资金超50亿美元;月球总署的「资源兑换券」成了华尔街新宠,高盛推出「月球氦-3期货指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线「月表土地期权交易」。最魔幻的是「赌约对赌盘」——全球博彩公司开出赔率:「马斯克按时完成移民」赔率1:3,连「月球发现外星人」都成了热门投注项。
五、倒计时100天:当理想主义撞上政治现实
2028年10月,距离赌约截止日只剩100天,总署公布的「月球进度条」显示:「基础设施完成42%,生命支持系统完成37%,移民心理评估完成11%」。召开紧急发布会,身后的星舰发射架上,第201版星舰喷着橙色火焰升空——这是「孤注一掷」的「阿波罗2.0首飞」,船舱里载着3名志愿者(包括一名网红YouTuber和一对「太空婚礼」新人)。升空后12分钟,监控屏突然变红:「第二级发动机过载,星舰进入失控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