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白:(展单变色,【快板】)
“娘子啊!此等奇技虽精巧,怎比中医固本强?
丹田之热非外来,脾胃之气自当养!
想那古人讲‘食饮有节’,方是养生正纲——
(甩髯口)
莫被异物迷了眼,且随我,重拾古法调阴阳!”
【第四场:丹道悟真】
(【幕间曲】转【大锣引子】,陈墨白设案煮茶,柳湘纨一旁静立。桌上摆着艾灸盒、足三里穴位图,另有一碗刚煎好的小米粥)
陈墨白:(执艾条,【念白】)娘子可知,为何那纳米小丸初用有效,却难除根?
柳湘纨:(低头)先生请讲。
陈墨白:(【二黄原板】)
“人身自有大药在,何须外求觅仙方?
丹田者,脾胃之根肾之壤,
元气聚处是真常。
生冷伤了中焦火,久坐滞了气血畅,
那丸儿虽能一时助,怎及你——
(【转快板】)
食暖粥、按三里、卧如弓,
唤醒自身“天元”长!”
(递上小米粥,柳湘纨接碗轻吹,热气氤氲中,【闪回】小元丸在肠道内化作光点,融入她体内。【慢板】起)
“一碗温粥入愁肠,半柱艾香透衣凉。
忽忆当年太极步,丹田如火照晴窗——
(【转散板】)
原是外术引内觉,真阳从来未曾亡!”
(突然抚掌)先生所言极是!那纳米小丸,不过是“引火归元”的引子,真正的“天元丹”,原在自己体内!(【四击头】,甩袖立起,水袖舒展如太极云手)
【第五场:人丸同归】
(【大团圆】锣鼓,数月后。“回春堂”前,柳湘纨身着素色襦裙,正教小顺子打太极。陈墨白捧《脾胃论》笑立一旁,远处,西洋传教士(老外扮,着长袍,持纳米小丸模型)登门)
传教士:(抱拳,带洋腔)陈先生,听闻柳娘子病愈,特来请教——我等纳米小丸,与先生的艾灸粥食,竟能同奏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