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为定。”
孟远云淡风轻,转过身,对早已摩拳擦掌的张博士团队打了个手势。
“按我们预演的方案来。”
“是,孟总!”远新的人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没有去动那台价值千万的测试设备,而是拿出了几枚硬币大小、带着细长引线的特制探头。
在孟远的亲自指挥下,张博士小心翼翼将探头,布置在电池包的预留孔位上。
德国工程师们围在一旁,从最初的鄙夷,慢慢变成了好奇。
他们看不懂。
这些探头的位置,完全避开了传统的最佳监测点,反而深入了电池的“腹地”。
“准备开始!”
施密特亲自坐到主控台前,下达了指令。
实验,重新启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主控屏幕上那几条实时跳动的数据曲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代表着表面温度的蓝色曲线,平稳得像一条直线,完美得无可挑剔。
一切,都和上次的测试,一模一样。
几位德国工程师的嘴角,已经泛起了讥讽的冷笑。
然而,施密特却笑不出来。
他的瞳孔,死死锁定了屏幕上另一条,代表着内部探头的红色曲线!
那条红线,从实验开始的第十分钟起,就开始以一个微小的斜率,持续向上攀升!
二十分钟……蓝色曲线依旧平稳。
红色曲线的攀升斜率,却陡然增大!
屏幕上,代表内部核心温度的数字,已经突破了80摄氏度的警戒线!
“哦,上帝……”一名年轻的德国工程师失声惊呼。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孟远是对的!
热量真的在内部疯狂聚集,形成了他口中的“热核”!
而电池表面,却因为那层高导热陶瓷隔膜,依旧是一片冰凉!
施密特额头上渗出了冷汗,后背瞬间被浸湿。
他看到的不是一组数据,而是无数辆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如果按照他们原有的标准放行……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十分钟!
红色曲线,如同火箭般垂直拉升!120度!150度!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电池包内部传来“嘀”的一声轻响。
屏幕上,代表着电池输出功率的绿色曲线,瞬间归零!
BMS电池管理系统,在监测到内部“热核”达到失控阈值的前一秒,果断切断了所有能源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