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各忙各的,忙的不可开交。
当地农村在家里有事办席的时候一直讲排场,讲面子。哪怕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依旧如此。
柴米家今天的席是十二个菜,四个碗。
俗称叫十二顶四。
因为桌子不是特别大,摆了十二个盘子的菜之后,后边的碗便摆放不开,只能顶在盘子上,故而得名。
附近几个县城,也基本都是这个路数。
菜多以肉为主。两道主菜是猪肘子和鱼,剩下的就随意的多了,多为排骨炖土豆,一只大公鸡,猪蹄,凉拌猪耳朵。
还有一些青菜。
四个碗是比较常规的,一般就是三尖白片海带丝和干豆腐。
前三个是必备的,三尖指的是切成三角形的红烧肉,白片是大片的红烧肉。
海带丝常规就是硬煮七八个小时,煮的时间长,便好吃了很多。干豆腐很常规的做法,偶尔会换成小的肉丸子。
离开席还有几分钟,这边柴忠孝脸色很不好看的找柴有庆来了:“老大,你家柴米那是干啥呢?她老姑回家,好歹是客了,那咋还让她去坐外边那个桌子呢?你看看……”
柴有庆忙的脚打后脑勺,一问三不知,直接推脱到柴米身上了。
柴忠孝留下来一句:“老大,你呀……唉,你让我咋说你好……”
“不知道咋说好,那就夸我爸爸几句呗。”柴米笑意吟吟的走了过来:“爷爷,我听我六爷爷说你这两天腰酸腿疼的,你可得多保养身体。咱们老柴家,可还指望你呢。你一会找个地方吃饭去吧,今个日子好,咱们都和和气气的对吧。”
柴米说着还特意指了指刘长贵那桌:“爷爷,我和你说,我那是为了我老姑好……你想呀,今个有领导来,我不得给我老姑一个表现的机会?我那可不是让她去坐小桌磕碜她,我那是为了让我老姑在领导面前展现一下豁达大度……”
柴忠孝可不信柴米的鬼话:八竿子扯不着的话,还豁达大度……干脆不吃,更大度。
“不行,你得给你老姑和你老姑父,整个桌,让他俩吃上饭。”
柴米直接摇头拒绝:“不可能。全家都没吃呢,我二叔我三叔也都没吃呢……凭啥给她找个桌子?她长的好看呀。爷爷我和你说,你那个都没随礼呢,我能让你吃都是看在我爹的面子了。不随礼吃什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