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义抬头看了他一眼。
朝中的官员们,无一不是老奸巨猾之辈,见风使舵,在面对利益的时候,谁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盟友。
刘基连连摇头叹息说:
先帝算计了那么多,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大汉的气运已经走到尽头,现在已经恢复了元气,而皇后已经退隐,皇上也可以独挡一面了。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宫门前。
刘基站从大厅里走了出来:
陛下,如今禹贡九州已复,便该动手了。
我愿去一趟翼州,巩固自己的基业,恢复元气。
众卿皆承韩义之情,再加上韩义贵是镇国公府的封侯,如此良机,怎能放过?
尚书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禹贡的九州一直很乱,我们必须速战速决。
陛下,如今镇国公府暂时坐镇洛阳,没有足够的权力去治理翼州,如今采取这种做法,再合适不过。
在巨大的压迫下,年轻的皇帝只能说出这样的话:
说干就干,过些日子我们就走。
然后就是关于粮食短缺的问题。
小皇帝坐直了身体。
在此之前,由于战争,导致内库被掏空,民不聊生。
若增税,则天下大变,人心浮动,人心浮动,不是更大吗?
韩义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陛下,我有办法。
的确,现在不能收太多的税,但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家庭来划分。
大户多缴,民少缴,逐步增加,或许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的问题。
少年皇帝望向韩义,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镇国公府说得很对,此计甚好,立刻下令各州各县遵照办理。
紧接着,韩义继续说道:
如果只是这样,那就不行了,州县的官吏,都有可能贪污。
因此,微臣提议,由朝廷派出监察御史,在各州县设置关卡,让民众举报此事。
众大臣也纷纷侧目,露出钦佩之色。
镇国公计谋之深,值得赞赏,此乃我王朝之福,亦是万民之福。
然后就是这么做,结果发现,今年的粮食产量,居然超过了以往,没有一个人抱怨。
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安定,重新恢复了昔日的荣光。
年轻的帝王,在治国过程中,越发的稳重,又有了韩一的指点,处事十分老道。
短短三年时间,这个国家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她已经彻底地退到了后殿,不再过问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