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江阴永不投降(1 / 2)

江南的风,即便是夏日,也总带着一丝温润的水汽。但此刻,吹拂在江阴城头的风,却充满了山雨欲来的压抑和血腥的铁锈味。

城外,数万叛军的营帐,如同无穷无尽的白色坟冢,从长江边一直蔓延到远处的丘陵。叛军的旗帜遮天蔽日,旌旗之上,斗大的“靖难清侧”、“为民除害”等字样,在风中猎猎作响,显得既正义,又讽刺。

江阴县衙之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小小的县衙大堂,挤满了本地所有能说得上话的人物。居于首位的,是江阴典史阎应元、本地卫所的吴姓指挥使,以及一位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的年轻士子——黄毓祺。堂下,则是数十位江阴本地的中小士绅和富商。

他们面前,摆着一份由叛军领袖沈逸派使者送来的最后通牒。

通牒写得文采斐然,言辞恳切。信中,沈逸痛陈了曹化淳、刘宗敏等“阉党酷吏”在江南的暴行,将他们比作“高淮再世”,并声称自己的“义军”是为民请命,为国除奸。他“邀请”江阴能“深明大义,共襄盛举”,开城献出粮草,一同讨伐国贼。信的结尾,却又话锋一转,变得阴冷无比——若江阴冥顽不灵,则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诸位,”一名平日里以贩卖棉布为业的富商,擦着额头的冷汗,声音发颤地说道,“沈公的大军,号称三十万,光是城外的先锋,便有三四万之众。我江阴城小兵微,如何能敌?依我看……不如……不如就先献出些粮草,暂且应付过去……”

“应付?如何应付!”他话音未落,一名性情刚直的士绅便拍案而起,“今日献粮,明日便要我等献城!届时,我等与叛逆为伍,若京师天兵一到,便是满门抄斩的下场!万万不可!”

“可若不降,城破在即,同样是死路一条啊!”

堂内,瞬间陷入了激烈的争吵。投降与抵抗,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撕扯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年轻士子黄毓祺,缓缓地站了起来。他环视着众人,清朗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诸位叔伯,敢问一句,我等为何要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惶恐的脸,继续说道:“沈逸之流,其核心皆是何人?是苏州的王家,是昆山的顾家,是松江的陈家,是横泾的姚家!是那些早已被朝廷定为国之巨蠹、要抄家灭族的顶级豪强!他们起兵,是为自保,是为谋逆!与我等,道不同!”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质问:“而我等江阴士绅呢?诸位可还记得,一月之前,钦差行辕那份足以让江南天翻地覆的《献产拓边令》?当那些顶级豪门被清算得家破人亡之时,我江阴,为何能安然无恙?”

最新小说: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巨宋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周第一婿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斩神:开局假扮红缨,调戏林七夜 远古赛亚人:在诸天万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