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县的初雪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玻璃幕墙,渠成顺用指尖在结霜的窗上划出一道竖线,望着楼下被雪覆盖的街道。桌上的红色委托函像团火焰,标题 "声纹侵权案" 几个字在台灯下跳动,旁边散落着《民法典》人格权编的批注页,第一千零二十三条被红笔重重勾勒,"声音保护参照肖像权" 的字样下画着波浪线。
"主任,殷智杰先生到了。" 张彩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她身后的男人穿着磨损的羊绒围巾,右手紧攥着一个 U 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殷智杰放下水杯时,渠成顺注意到他虎口处有常年握麦克风留下的茧子 —— 那是属于配音师的职业印记。
"三个月前,我女儿在早教 APP 里听到了 ' 我的声音 '。" 殷智杰的声音沙哑,U 盘在桌面滑出一道弧线,"她喊 ' 爸爸讲故事 ',可屏幕里跳出的是个卡通形象。我去查,发现我的声音被做成了 AI 语音包,在十几个平台售卖。"
周万发戴上白手套插入 U 盘,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音频文件。"这是《童话镇》的片段," 他放大波形图,红色曲线与蓝色基准线呈现出惊人的重合,"声纹图谱显示,共振峰频率、基频抖动参数,和殷先生提供的录音样本完全一致。"
会议室的白板迅速被关系网覆盖:殷智杰→被告二(文化传媒公司)→被告三(软件公司)→被告五(科技发展公司)→被告一(智能科技公司)→终端用户。张忠民将南京技术合同案的判决书复印件贴在左侧:"之前的能源案保护技术创新,这次是数字时代的人格权保卫战。"
"性质更特殊。" 渠成顺用红笔圈出 "声音权益","民法典把声音参照肖像权保护,意味着 AI 不能随便扒别人的声音。但技术层面怎么界定 ' 可识别性 '?" 戴世龙推了推老花镜,在案例旁标注:"法院要判断公众能否通过音色、语调认出特定人。"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渠成顺带着周万发和张彩娇来到殷智杰的录音棚。老旧的隔音棉墙上贴着《狮子王》中文配音的海报,控制台旁堆着几十盘磁带。"这是 2015 年给被告二录的童话专辑," 殷智杰戴上耳机,播放一段白雪公主的配音,"他们当时买的是录音制品版权,没说可以 AI 训练。"
张彩娇仔细比对授权合同:"合同第十一条写着 ' 仅限线下发行 ',被告二把音频给被告三,明显超出授权范围。" 周万发突然指着波形分析软件:"看这里,AI 语音包在 ' 的' 字的尾音处理上,有殷先生特有的鼻腔共振 —— 这是技术特征,也是人格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