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民也从法院带回了重要信息:"一审书记员回忆,当时送达员三次上门,刘永昌明明在家却拒不开门,最后只能留置送达。"
方梅则带来了更爆炸性的消息:"我联系了几家建材供应商,发现刘永昌的公司有'老赖'的名声,过去三年被起诉过七次,每次都使用类似的拖延战术。"
戴世龙整理了相关判例:"在(2018)最高法民再25号案件中,最高法院明确指出,对恶意违约方主张违约金过高的,应从严审查。"
渠成顺综合所有信息,制定了诉讼策略:"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证明违约金标准的合理性;二是揭露刘永昌的恶意违约行为;三是证明其滥用诉讼权利的主观故意。"
他转向陈志强:"我们需要您提供更多证据,包括当时签订合同时的市场行情、您的实际损失证明,以及任何能证明刘永昌诚信问题的材料。"
陈志强点点头:"我会尽力。其实...我手上还有一段录音。"他犹豫了一下,拿出手机,"去年年底我去刘永昌办公室要账时偷偷录的。"
录音中,刘永昌的声音清晰可辨:"老陈啊,钱我肯定给,但不是现在。你知道现在打官司多慢吗?一审二审再审,拖你个两三年不成问题。到时候你看是你先撑不住,还是我先给钱。"
录音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赤裸裸的威胁震惊了。
渠成顺眼中闪过一道锐光:"这是证明其恶意的最直接证据。陈先生,这段录音非常关键。"
方梅激动地说:"这简直是大新闻!知名建筑公司老板公然炫耀如何利用司法程序拖垮小供应商!"
"不,"渠成顺抬手制止,"现在报道还为时过早。我们要在法庭上给刘永昌一个'惊喜'。"
接下来的两周,团队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渠成顺亲自走访了建材行业协会,拿到了同期同类合同的违约条款统计数据,证实陈志强设定的违约金标准在行业内属于合理区间。方梅则暗中采访了曾与刘永昌有过纠纷的其他供应商,收集了更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