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夏末。
日头才过午,天边红云便已洒落城头。
郊外十里长道早已人潮如海,旌旗猎猎,红绸自路边百姓门首一路铺至南门,宛如血染黄沙后的洗尘之路。
人群中,孩童扯着母亲衣角,踮脚张望;
老者捧着干粮水壶,眼中满是期盼;
无数青壮早早列队两侧,赤脚而立,手执自制旌旗,旗上字迹虽不工整,然皆出自肺腑:
——“萧王万岁!”
——“荡平贼寇!”
——“还我百姓一太平!”
“来了!来了——!”
远处尘起马鸣,一支黑金交错、战甲铮亮的铁骑列队而来,最前方黑甲披风者,头戴青金面盔,长矛不举、刀不出鞘,却如天军压境。
是联军。
是萧王回来了。
数不清的人哽咽失声。
一位鬓白老兵攥着孙儿的小手,老泪纵横地颤声低语:
“孩儿啊,看清楚……这是我一生守的旗,这是我拼了命都想回到的地方。”
“我从未想过……还能堂堂正正,穿着甲回来,走这城门。”
联军两侧,数千战甲老兵不发一言,列阵如山,甲光沉沉,鬓角皆霜,他们皆来自北境三城,大多都是青阳城。
他们见证了萧然从一个流放的犯人,成为了萧王。
城头上,文吏百官齐列于丹阳守门楼,纷纷脱帽俯身跪拜。这些官员来自赤岭,丹阳,锦溪各城。
城门尚未开启,但整座丹阳城,已为之震动。
——
金甲铁骑行至城前,萧然自阵前缓缓驱马而出。
他未披大氅,也未着王袍,仅一身旧青纹战衣,盔下黑发垂肩,双目如雪落寒渊,冷静中藏烈焰。
他没有说话,只于万民跪拜中缓缓抬手,向四方——轻轻拱手。
这一礼,未言功、不表恩,仅拱手一礼,天地静寂。
百姓心中却陡然一震,竟不知为何泪湿衣襟。
“他是我们自己的王。”
那一刻,没有诏书、没有官榜、没有冠冕。
只有铁与血熬出的生者回还,只有万人跪下时,那个策马缓行者,沉默得胜,却压得诸侯胆寒。
城门轰然开启,丹阳新任总督杜潜跪迎:
“奉丹阳全境百姓、百吏之请,恭迎殿下凯旋!”
陆之骞率领丹阳书院所有学生,用书声恭迎。
萧然微微颔首,马不加鞭,缓步入城。
十里红绸,万人送行。
民间欢呼,声震丹阳。